
先天性泪囊突出(先天性泪囊囊肿)的治疗体会及新方法推荐
本文所有患儿图片及文字均为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先天性泪囊突出(congenital dacryocystocele), 又叫先天性泪囊囊肿、先天性泪囊膨出、先天性泪囊粘液囊肿、泪囊羊水栓塞,是发生于新生婴儿的一种泪道疾病,多为单眼发病,少部分为双眼发病。
该病表现为出生后或出生后不久在内眦部出现一个具有波动性的包块,未发生感染时,常常表现为蓝色调外观(如下图)。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感染,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如下图)。
如果再出现处置不当,就会发展为这种情况(如下图):
在胎儿期通过B超就可以发现该病的存在,B超常常提示泪囊区的囊性包块,其内为液体成分。
用鼻腔镜检查时,下鼻道中常常可以发现位于鼻泪管出口处的囊样膨出(如下图)。
鉴别诊断:
需要与脑膜脑膨出、脑膜膨出及毛细血管瘤等新生儿肿瘤。先天性泪囊膨出的蓝色调外观有助于与其他肿物相鉴别。肿块的位置也是鉴别的一项重要依据,该病位于内眦韧带的下方。
病因:
该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有人认为和胚胎期的泪道羊水栓塞有关系。位于鼻泪管末端的Hasner瓣膜未破裂和位于泪总管开口处的RosenMuller瓣膜的正常作用(该瓣膜阻止进入泪囊的液体返回结膜囊,具有活瓣作用,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种患者,通过单纯按摩,绝大部分无法引流出泪囊内的液体)。局部解剖见下图:
治疗方法:
1.传统方法:
a.单纯按摩 —— 效果有限,极少数病例可以治愈。
b. 注射器直接抽脓
—— 抽过的同志都知道,由于负压,很难抽出,即使抽出一点点,对疾病的缓解效果也不大。
2.直接行泪道探通 —— 效果好
局限性: 对术者手术技巧要求很高;有造成假道风险(远高于婴幼儿泪囊炎),造成假道后容易感染;大量泪囊内液体突然进入鼻腔,有造成患儿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的风险(眼科同行需要高度重视)。
3.严重感染时,泪道探通风险很高;对探通失败且皮肤面已经破溃者,则行泪囊切开引流(应尽量避免此类情况发生),以免面 部留下难看的瘢痕,给幼儿带来终身遗憾。
4.有文献报道经鼻内窥镜下刺破下鼻道内的膨出进行该病治疗,治疗效果不佳。我们在临床中也发现,大概有一半的患儿鼻腔中 有膨出,另一半没有发现下鼻道有膨出。
5.自上或下泪小管引流联合泪囊按摩 (此方法为本人首创,国内外此前均无此方法报道,该方法已发表在2015年欧洲眼科杂志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以下为链接http://www.eur-j-ophthalmol.com/article/proximal-drainage-plus-massage-of-lacrimal-sac-improves-the-symptoms-of-congenital-dacryocystoceles)。 使用的引流的工具可以用泪道冲洗针头,也可以用探针,效果都一样。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直接经上或下泪小管抽吸或从皮肤面穿刺放脓,何必多次一举呢? 那是因为直接抽吸基本上抽吸不出来膨大泪囊内的液体,而经皮肤穿刺放脓的话,很容易就形成瘘道,造成瘘口迁延不愈,而且皮肤面穿刺放脓引流效果也不好。
该方法的适应症:泪囊膨出未感染者或轻度感染者,尤其是早期患者泪囊还未感染时,效果很好,避免了新生儿就被迫做泪道探通的风险。 禁忌症:有眶周蜂窝织炎时禁用此法。
优点:操作简单,效果立竿见影,并发症和风险很少,门诊就可处理。部分反复发作者,改行泪道探通时的风险大大低于直接行泪道探通术。
局限性:有一定的复发率,需要再次按摩治疗。部分转化为婴幼儿泪囊炎的病例(一般都是拖得有点久的病例),仍需要做泪道探通。
下面是几个得到成功治疗的患儿图片:
最后上个严重感染小孩治疗后的图片,这个小孩引流前(找我就诊时)皮肤已经有破溃了,幸运的是当时我试着引流了一下,居然成功了。但是由于炎症很重,单纯引流无法根治,最后还是做了泪道探通术,术后效果很好,面部只有很小的瘢痕,幸运的避免了噩梦般的切开引流。 我相信,全国范围内,由于治疗不及时或者是处置不当,被迫在面部皮肤切开引流的孩子应该有不少,至少我就遇到过2例在基层医院切开引流后治疗效果仍不满意再转诊到我院的孩子。
(治疗前)
(治疗后1周)
先天性泪囊膨出是一种可以在早期完全治愈,不留后遗症和面部瘢痕的先天性泪道疾病。鄙人从医至今,遇到的该类患者治疗效果绝大多数都很好(皮肤都已经破了的除外)。该病虽然罕见,但只要做到能早期发现和采用合适的方法治疗,我相信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最后,值此儿童节,愿所有患该病的小天使都能早日恢复健康!
重医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 方静 于2016年6月1日深夜
本文系方静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方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