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承党教授健康谈: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饮食问题
民以食为天,吃东西本来是一件愉快的事,但是,在生病之后,特别是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就需要关注胃肠道健康和身体健康了,因此,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日常饮食问题。
一、正常人体所需要的营养
人体生存所需要的6大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俗称“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也称微量元素)、水。
碳水化合物(俗称“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维持身体正常运转的重要物质,每天需要量比较大,被称为“大量营养素”,也是人体十分重要的能量来源,提供能量的先后顺序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即正常饮食情况下,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是碳水化合物,如果碳水化合物供给量不足,就由脂肪提供能量,如果脂肪量也不足,最后由蛋白质提供能量,1克脂肪提供的能量=2克碳水化合物=2克蛋白质。相反,如果每天摄入的各种能量太多了,超过了身体的需要量,就可能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这就是吃的“太多”容易发胖的基本原理。
维生素、矿物质(也称微量元素)不含热量,但是对身体健康必不可少,每天的需求量比较小,因此也称为“微量营养素”。
水是人体最重要的成分,虽然不能提供能量,但是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每天都需要摄入一定量的水分(包括食物中的液体),因此,喝水比吃饭更加重要。如何判断水是否喝的够呢?简单的办法就是观察尿液的颜色:如果尿液是轻微的淡黄色,说明喝水量够了,如果你的尿液颜色是亮黄色的,说明喝的水不够。一天的水量要分次喝,一次性喝很多水容易引起腹胀等不适。
1、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包括糖、淀粉(纤维也是淀粉的一种),各种谷物、水果、蔬菜、牛奶、坚果等都含有碳水化合物,这些食材中也含有不同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肉类和脂肪不含有碳水化合物。在健康平衡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量占50-75%。
2、蛋白质:是人体结构、功能执行的重要物质,它的结构和功能非常复杂,比如手臂上的肌肉、心脏的肌肉都是蛋白质。一般不作为能量来源,如果其他能量来源不足时(如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也会成为能量来源。人体消化道是没有办法直接吸收蛋白质的,吃进去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经历复杂的消化过程:蛋白质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被消化形成多肽,多肽再一次被消化最后形成氨基酸,氨基酸才能被吸收进入人体的血液系统,运输到全身各个地方,然后再在各个需要的部位重新组装成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就像从国外进口一个大型设备,没有办法直接运输,就要拆解成一件一件的零件,运到国内之后再重新组装成一个完整的设备。如果消化道上皮的孔隙比较大,多肽或者小分子蛋白质直接进入人体内,就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或者食物不耐受。
蛋白质比较丰富的食物有肉类(鱼肉、禽肉)、蛋类、奶类、豆类、坚果等。在健康平衡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量占15-30%。
3、脂肪:脂肪可以集中储存能量供以后使用,此外,脂肪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比如:促进小孩子的脑发育、维持脑细胞之间的正常连接;帮助运送某些维生素;具有隔热和缓冲作用,太瘦的人容易出现胃和肾下垂等;当然,某些脂肪还有很重要的调节炎症的作用,因此,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脂肪也是要值得重视的。在健康平衡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量占20-35%。
与蛋白质一样,脂肪也有多种形式: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其中,不饱和脂肪又分为单元不饱和脂肪、多元不饱和脂肪。
饱和脂肪摄入太多与心脏病、肥胖有关,这类脂肪都特别香,非常诱人,比如“猪油”。因此,还是少吃为妙。
多元不饱和脂肪有2种:欧米嘎-3不饱和脂肪酸、欧米嘎-6不饱和脂肪酸。鱼油和橄榄油中含有大量的欧米嘎-3不饱和脂肪酸,有抗炎作用,有益健康,特别适合炎症性肠病患者,“地中海式饮食”主要包括鱼油和橄榄油;花生油、玉米油、红花籽油、核桃等含有较多的欧米嘎-6不饱和脂肪酸,会加重炎症,炎症性肠病患者也是少吃为妙。
4、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有很多种,功能也非常多。有13种维生素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如果无法进食,医生也会从静脉输液中加入必须维生素。维生素分为2种: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可以直接被吸收;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必须与食物中的脂肪结合之后才能被吸收。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肉类中也含有一些。
矿物质也有很多种、承担的功能非常多,每天所需的量不一定很多,但是绝对不能缺少,比如:钙、铁、钾、镁、铜、磷等。一般正常饮食中所含有的这些矿物质量可以满足人体的需求,如果无法进食的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情况予以补充。
炎症性肠病患者对某些矿物质的需求量可能会增加。如果饮食正常,大多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矿物质需求是能够得到保证的,但是,每天至少还需要摄入1200mg的钙和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二、炎症性肠病患者的饮食
对于炎症性肠病患者而言,饮食的调整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每一个人、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饮食都可能不太一样;同样的食物,以前吃了没有问题,不等于现在吃了也没有问题。因此,吃什么、怎么吃成为许多患者与医生沟通的主要内容。
疾病活动期:可能需要适当限制饮食,必要时要少量多餐,避免容易产气、引起腹胀的食物。
病情缓解期: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定时定量进餐。
克罗恩病患者的饮食调整比溃疡性结肠炎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克罗恩病的发病部位除了结肠之外,还会发生在小肠,而小肠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小肠受累的话,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溃疡性结肠炎只累及大肠,一般不会影响到大部分营养素的吸收。
1、碳水化物:对于以大米为主食地区(如福建)的炎症性肠病患者,主食还是大米为宜,比如粥、软的米饭等。小麦制品、豆类、土豆、五谷杂粮等可能不一定合适,并不是说这些食物会引起疾病或者加重疾病,而是这些食物可能在不同的疾病期,会引起不好的消化道症状,比如腹痛、腹胀、放屁、腹泻等,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避免吃这些食物。当然,在疾病缓解期,如果你实在想吃这些食物,你可以从少量开始试着吃,如果没有症状,就逐渐加量,如果出现不舒服的症状就立即停止。
大部分纤维素是碳水化合物、少量是木质素,蔬菜、水果、燕麦、麦皮等都含有纤维素。它们难以在小肠内被消化酶所消化,因此,它们会成为消化道的“残渣”,当这些纤维素进入到大肠之后,成为大肠内细菌的“食物”,被细菌分解之后形成短链脂肪酸,这种脂肪酸能够为大肠上皮细胞提供能量,使大肠保持健康和活力。因此,纤维素对于消化道的正常运动和正常排便非常重要。
由于纤维素不被消化酶消化,而是在大肠内被细菌消化,因此,对于某些患者而言,可能产生腹胀、腹痛、腹泻、放屁等症状,导致患者不敢吃纤维素比较多的食物,这对身体健康也没有好处。正确的做法是:逐渐增加纤维素的摄入,观察吃了之后观察症状的变化;另外要适当多喝水,让尿液保持轻微的淡黄色,如果你的尿液颜色是亮黄色的,说明喝的水不够。
2、蛋白质:炎症性肠病患者常常体内蛋白质的需求量是明显增加的,因此需要比平时更多的蛋白质。炎症性肠病患者比较理想的蛋白质来源是:蛋类、白肉等。蛋类、鱼肉的蛋白质容易被吸收利用,深海鱼还含有较多的欧米嘎-3不饱和脂肪酸,对这些患者更加有利。肉类被分为红肉和白肉,红肉包括牛肉、羊肉、猪肉等,它们含有比较高的蛋白质和铁,但是脂肪量含量也比较高,这些脂肪比较难以消化,容易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因此,红肉摄入量不宜过多,每餐最好不超过3两。白肉包括鱼肉、禽肉(鸡肉、鸭肉)、鸽子肉、兔肉等,白肉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更加适合炎症性肠病患者食用。国外有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吃红肉多的人群发生结肠癌、乳腺癌、冠心病的风险增加,而吃白肉可以降低这些风险。因此,炎症性肠病患者适当增加白肉、减少红肉。
牛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但是牛奶也含有乳糖。在幼儿期,肠道内会产生乳糖酶,所以全球的幼儿对奶的消化都没有问题。在婴儿期过后,人们不再喝奶,肠道就不再产生这种酶了,这时候再喝奶,就容易出现乳糖不耐受症,表现为腹胀、腹痛、肠道痉挛、放屁、腹泻、黏液便等。据统计全球约有70%-90%的成年人患有乳糖不耐受症,当然,这个也有个体差异,有的人是永久的,有的是暂时的。小肠受累的克罗恩病患者常常存在乳糖不耐受症。
因此,对于小肠受累的克罗恩病患者、乳糖不耐受的人必须避免喝奶和吃任何乳制品,这些乳制品包括:纯奶、酸奶、脱脂奶、炼乳、调味奶、奶酪、冰淇淋、黄油等。
3、脂肪:许多食物中含有脂肪,比如肉类、坚果、油类等。鱼油和橄榄油中含有大量的欧米嘎-3不饱和脂肪酸,有抗炎作用,有益健康,特别适合炎症性肠病患者,“地中海式饮食”主要包括鱼油和橄榄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棉花籽油、葵花油、红花籽油、核桃等含有较多的欧米嘎-6不饱和脂肪酸,会加重炎症,炎症性肠病患者最好少吃为妙。菜油(菜籽油)、茶油中欧米嘎-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不高,对于胃肠道疾病患者而言并非“灵丹妙药”。因此,橄榄油更适合炎症性肠病患者食用。
4、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含维生素B12、叶酸等),每天必须额外补充一定量的钙和维生素D、铁剂等。这些都有商品化的药品购买。尽管牛奶中含钙量比较高,但是可能不合适炎症性肠病患者,虾皮、沙丁鱼、骨头(比如商品化的鳗鱼骨)的含钙量也很高,可以尝试。
综上所述,炎症性肠病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如何吃、吃什么:(1)在疾病活动期可以少量多餐,在病情缓解期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定时定量进餐;(2)以大米为主食;以蛋类和白肉(包括鱼肉、鸡肉、鸭肉、鸽子肉、兔肉等)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少吃红肉(牛肉、猪肉、羊肉);油类以富含欧米嘎-3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为佳;(3)注意额外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钙);(4)避免可能引起不适症状的食物,如奶和奶制品、大豆和豆制品、小麦制品(福建患者)等;苹果等也可能引起不适,其他水果可以尝试;(5)学会记录“饮食日记”:吃了什么、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
由于食物的产地、加工工艺等不同,可能所含的成分也不完全相同,而且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上述建议仅供参考。文章中提到的食品没有指明任何品牌,请大家购物时查看说明书,选择合适自己的食物。
祝健康快乐!
(若需转载请说明出处)
祝大家健康快乐!
王承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消化病研究室主任
福建医科大学 医学系副主任
福建医科大学 内科学教研室主任 联席会议 主席
福建省消化学会 常委
福建省内科学会 常委
福建省炎症性肠病组长
中华消化学会 炎症性肠病学组、胃肠动力和胃肠功能性疾病学组、消化心身疾病协作组 委员
北京奖励医学基金会 中国炎症性肠病专家委员会 常委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中国炎症性肠病联盟 常委
(福州)
2016年6月5日星期日
本文系王承党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王承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