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胆囊结石可怕的并发症:胆囊癌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病从口入”这个老观点逐渐有了新的含义。从不讲卫生致病,逐步发展为无节制饮食和生活规律紊乱致病,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暴饮暴食和过量饮食所致消化系统疾病,其中胆囊结石发病率逐年升高。尽管很多胆囊结石患者出现腹痛,但更多的患者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约占胆囊结石患者总数的60%,称为无症状性胆囊结石。因为疼痛不明显,所以大部分患者并不把它当回事,疏于诊治。但是,由于部分患者结石较大、胆囊长期慢性炎症导致囊壁增厚,可诱发一种可怕的并发症:胆囊癌。虽然胆囊癌的发病率不高,但由于它的恶性度很高,加上毗邻肝脏、淋巴丰富,早期即可出现肝转移和周围淋巴结转移,一经发现已经进入中晚期,根治性切除率不足20%,5年生存率不到5%,中位生存期仅8个月。也就是说,一旦罹患胆囊癌,有一半的患者活不过一年。由此可见,胆囊癌是严重危害健康的隐形杀手,如果不及早解决后果严重。不过,我们也大可不必被它吓破了胆。只要正确地认识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规律,正确地进行预防和正规进行治疗,胆囊癌的疗效会好很多。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胆囊癌是怎样的一种疾病吧。
胆囊癌是一种发生于胆囊粘膜的恶性肿瘤,其主要病理类型为腺癌。胆囊癌患者的男女比例大致为1:3,也就是说女性患胆囊癌的风险更高。青少年患胆囊癌十分罕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胆囊癌的发病率逐步升高,60岁以后达到高峰。胆囊癌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胆囊结石,特别是直径超过2公分的结石。胆囊癌病例中,约70%左右有胆石病的背景。虽然胆石病不是胆囊癌致病的唯一因素,但研究表明结石与胆囊癌的发生明显相关,除此之外,像肠瘘、伤寒杆菌感染、胰胆管共同开口异常等也都是相关因素。虽然胆囊结石与胆囊癌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没必要一发现胆囊结石就接受胆囊切除手术呢,因为胆囊结石患者中仅有0.3%~3%会发生胆囊癌,为预防胆囊癌而对所有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是没有必要的。但是当发现自己患有胆囊结石以后,就不应该掉以轻心,哪怕不痛不痒,也应及时到医院相关专科就诊,接受专业医师的指导。另外,胆囊息肉也与胆囊癌存在一定的关系,大于1cm的息肉被认为有一定恶变的可能。
那么,患胆囊癌会有什么症状呢?胆囊癌早期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在临床上不易引起注意。癌肿发展后可出现下列表现:
1.右上腹部疼痛 右上腹部疼痛是胆囊癌最常见的症状,约有80%的胆囊癌病人以右上腹部疼痛为首发症状。疼痛多为钝痛,于脂肪餐后往往加重。偶尔可为绞痛,并往往逐渐加重。当胆囊癌位于胆囊颈部或合并的胆囊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时,可引起急性胆囊炎和胆囊肿大。在术前诊断为急性胆囊炎而急诊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约有1%的病因是胆囊癌。这类癌肿常属早期,手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均较满意。
2.右上腹肿块 当胆囊癌或合并的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时,在右上腹部可触及肿大胆囊并伴急性胆囊炎征象。当右上腹部出现质硬、固定和表面高低不平的肿块时,往往表明胆囊癌已属晚期。
3.黄疸 胆囊癌病人中,有明显黄疽者约占45%。当癌肿侵犯肝门部或肿大的转移性淋巴结压迫肝外胆管时,可出现阻塞性黄疸。癌肿组织坏死脱落进入胆总管也会引起阻塞性黄疸,同时也可伴有胆绞痛。胆囊癌患者出现黄疸是病程已属晚期的征象之一,85%左右的病人当黄疸出现时已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
4.其他 部分患者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当肿瘤侵犯到胃流出道或结肠肝曲时,可出现消化道梗阻的临床表现。肿瘤压迫门静脉或形成门静脉癌栓时还可出现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晚期病例可出现消瘦、腹水等恶病质征象。在胆囊癌就诊病人中,体重减轻达原体重的10%以上者占37%~77%。有的病人有恶心、呕吐和纳差等消化道症状。
胆囊癌病人大多仍因上腹疼痛,右上腹肿块和黄疸而入院治疗,当此“三联征”出现时临床诊断胆囊癌已无困难,但此时病人已多属晚期,预后极差。为提高早期胆囊癌患者的术前确诊率,对临床怀疑为胆囊癌者应作以下辅助检查。
肿瘤标记物 CEA和CA19-9在胆囊癌患者血和胆汁中均有一定的阳性率。胆囊癌病人血清CEA的阳性率为54.1%;CA19-9为81.3%,随着癌肿的浸润程度越深,CEA和CA19-9的值渐升高。有报道血CA19-9高于100U/ml是一个有价值的标志。但二者的特异性均不强。
B超 B超对胆囊癌的诊断正确率可达85%~90%,是简便而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对考虑胆囊炎或胆囊结石的病人,超声检查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高分辨率的超声检查可检测出早期和进展期胆囊癌。
CT CT扫描对胆囊癌诊断的敏感性不如B超,但其观察胆囊壁情况的能力要优于B超。如CT平扫对胆囊癌的诊断有所怀疑时,可采用增强扫描的方法,对胆囊癌的诊断率有所提高。
除此之外,像动脉造影、胆囊造影、ERCP、MRCP等均可作为胆囊癌的辅助检查手段。当胆囊癌的诊断确立后,就应尽早开始治疗,而手术仍然是胆囊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他如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疗效均不理想。手术对于早期的胆囊癌疗效较好,而对于晚期的胆囊癌,则切除率低、疗效差。按Nevin分期,总体胆囊癌患者第Ⅰ期的5年存活率为100%,第Ⅱ期为60%,第Ⅲ期为33%,第Ⅳ期25%,第Ⅵ期<5%。因此,争取发现早期的胆囊癌,并尽早开展有效的根治性手术,是提高胆囊癌疗效的主要方法。
如何才能发现早期的胆囊癌呢?这就需要我们对该疾病有充分的认识。由于胆囊癌早期的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略,故而不能等到出现明显不适了再去就医。对于患有胆石症的病人,尤其是老年、女性,应定期进行随访、检查。肿瘤指标CEA和CA19-9的检测,B超检查等均是不可或缺的。对于有长期慢性炎症的胆囊结石,结石直径大于2cm,以及大于1cm的胆囊息肉,还是应尽早行胆囊切除手术。在这类病例当中,往往能发现很早期的隐匿性胆囊癌,而这也是治疗效果最好的一类。
总之,胆囊癌作为一个隐形杀手,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但只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和随访,就有希望对胆囊癌进行预防和早期的治疗。这样,胆囊癌的危害就能降到最低,这个杀手的威力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本文是钟玉川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