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预防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营养素缺乏性疾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一、我们首先要了解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来源的三个途径及引起缺乏的原因
1、母体一胎儿的转运
胎儿可以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维生素D,胎儿体内维生素D的贮存可满足生后一段时间的需要。早期新生儿体内维生素D的量与母体的营养状况及胎龄有关。
母亲妊娠期,特别是妊娠后期维生素D营养不足,如母亲产重营养不良、肝肾疾病、慢性腹泻、以及早产、双胎均可使得婴儿体内贮存不足。
2、食物中的维生素D
天然食物含维生素D很少,母乳含维生素D少,谷物、蔬菜、水果不含维生素D,肉和白鱼含量很少。但配方奶粉和米粉摄入足够量,婴幼儿可从这些強化维生素D的食物中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
3、皮肤的光照合成
是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人类皮肤中的7一脱氢胆骨化醇(7一DHC),是维生素D生物合成的前体,经曰光中紫外线照射(290一320nm波长)后变为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D3。皮肤产生维生素D3的量与日照时间、波长、暴露皮肤的面积有关。
因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窗,婴幼儿被长期过多的留在室内活动,使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高大建筑可阻挡曰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可吸收部分紫外线。气候的影响如冬季日照短,紫外线较弱,亦可部分影响内源性维生素D的生成
二、如何预防
1、围生期
孕母应多户外活动,食用富含钙、磷、维生素D以及其他营养素的食物,妊娠后期适量补充维生素D(800Iu/日)有益于胎儿贮存充足的维生素D,以满足生后一段时间生长发育的需要。
2、婴幼儿期
预防的关键在日光浴与适量维生素D的补充。出生1个月后可让婴儿逐渐坚持户外活动,冬季也要注意保证每天1一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一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Iu/日,3个月后改预防量;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日,均补充至2周岁。夏季阳光充足,可在上午和傍晚户外活动,暂停或减量服用维生素D。
一般可不加服钙剂,但是乳类摄入不足和营养欠佳时可适当补充微量营养素和钙剂。
再次強调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孩子缺的是维生素D,而不是钙,很多家长包括基层医生都会混淆,母乳喂养或是每日配方奶超过600ml的孩子钙量是足够的,只要体重正常,那就只要给补点维生素D(约400lu/日)帮助钙的吸收利用就好。
本文系李秀丽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李秀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