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高洪强
高洪强 主任医师
奉城医院 腹腔镜微创外科

谈谈腹股沟疝形成原因

6239人已读

所谓腹股沟疝,就是指人体组织或器官经由其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腹股沟区孔隙或缺损等薄弱区域进人邻近部位的情况,俗称“疝气”、“小肠气” ,其特征性表现为站立时腹部与大腿根部交界的腹股沟有肿块突出,用力或屏气时肿块突出更加明显,而平卧后多可自行消失。腹股沟疝男女老少都可发生,我国的患者至少在三百万以上,其中又以老年男性的发病率最高。其形成原因包括以下情况:

(一)先天性因素:

腹股沟疝是人类特有的疾病,哺乳动物均为四足着地,腹腔的最低位是脐孔。而人进化为直立动物后,腹股沟区就成了腹腔的最低位,所承受的压力也最大;同时腹股沟区缺乏完整的肌肉覆盖,且又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所以随着年龄增加,腹壁逐步薄弱,发病率逐步增高。有科学家推论,如果人人都能活到150岁,那么小肠气无人能够幸免。其次,小肠气以男性较多见与睾丸下降有一定的关系。睾丸下降过程中同时伴有鞘状突的形成,通常鞘状突会在出生后关闭,如果没有完全关闭则较易形成疝。同时,腹股沟疝的发生也与遗传因素有关。不同民族的发病率不同,在我国维吾尔族相对较高。腹股沟疝常有家族史,兄弟或父子均发生并不少见。

(二)后天性因素:主要是腹壁肌肉强度的降低和腹内压力的增高。

任何腹外疝,都存在腹壁肌肉强度的降低,特别是腹横筋膜、腹内斜肌不同程度的薄弱或缺损,由于这一保护作用就不能发挥而容易发生疝。已知腹肌松弛时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是分离的。但在腹内斜肌收缩时,弓状下缘即被拉直而向腹股沟韧带靠拢,有利于覆盖精索并加强腹股沟管前壁。因此,腹内斜肌弓状下缘的强度下降或集团偏高者,易发生腹股沟疝,特别是直疝。

引起腹腔压力增高的疾病,最常见的包括老慢支引起的慢性咳嗽咳痰、长期便秘以、前列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难等等。这些情况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相对薄弱的腹股沟区不能承受长期的腹腔压力增高,最终导致腹股沟疝的发生。其他引起腹压增高的较常见因素还包括重体力劳动、肝硬化腹水、妊娠等等。另外,特别要提一句的是,吸烟虽与腹压增高无关,但吸烟会通过影响胶原代谢促进腹股沟疝的发生,因此吸烟人群的腹股沟疝发生率远高于不吸烟人群。

高洪强
高洪强 主任医师
奉城医院 腹腔镜微创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