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佃灿 三甲
王佃灿 副主任医师
北大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颌骨巨细胞病变,严重吗?

6415人已读

颌骨的巨细胞病变包括:巨细胞肉芽肿、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棕色瘤、巨颌症和动脉瘤性骨囊肿。这些疾病临床表现各异,但组织学形态相似——以成纤维细胞为病变主体,散见破骨细胞样多核巨细胞

其中,巨细胞肉芽肿是一种良性的、局限性的、年轻人多见的颌骨骨破坏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颌骨膨隆。常无症状,偶有疼痛、感觉异常、牙移位或脱落等。下颌多于上颌,下颌前部多于后部。X线片表现为颌骨内膨胀性透射影,有边界,无硬化线;内部呈多房性,边缘呈扇贝形;周围骨皮质变薄而不破。可见牙移位,根吸收。

病理:肉眼观察病变组织易出血无包膜,触之易碎有砂砾感。显微镜下观察病变由成纤维细胞与多核巨细胞构成,间质为纤维组织或纤维粘液样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多,有成骨。

病因可能是机体应对创伤或炎症造成的骨内出血反应。机制可能是成纤维细胞增殖,多核巨细胞趋化而成。

2005年,巨细胞肉芽肿因病变中没有上皮样细胞,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肉芽肿性病变”而获名 “中央性巨细胞病变” (2005年WHO头颈部肿瘤分类)。

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刮治,去除病变组织及其周围薄层反应性骨。部分病例具有类似肿瘤的表现,有侵袭性,伴有疼痛、感觉异常,生长快,X线检查见牙根吸收、骨皮质破坏,刮治术后可复发。病变是否具有侵袭性,目前尚不能预测。对复发的病变,建议扩大手术范围。

总之,颌骨中央性巨细胞病变是良性的,不严重。手术治疗后可以放心地过日子;但必须要定期拍X线片复查,半年至一年左右复查一次。期间如果异常发现或异常感觉,随时到医院诊查。

王佃灿撰文,张建雅插画。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王佃灿
王佃灿 副主任医师
北大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