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
1. 正确认识疾病,保持乐观态度。
2. 饮食:饮食应清淡,采用低脂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给予缓泻药,必要时给予灌肠。
3. 抬高下肢,遵医嘱活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抬高患肢20°~30°。以促进血液回流。
4.机械预防
4.1 腿部间歇梯度充气加压泵:对套在肢体末端的腿套充气和放气来促进血液流动和深静脉血液回流至心脏。一般每次治疗持续20-30min,1-2次/d。
4.2 分级压力袜:通过外部压力作用于静脉管壁,来增加血液流速和促进血液回流,其能提供不同程度的外部压力。
5.药物预防。用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变化,有无头痛、恶心、肢体麻木、血压突然升高等颅内出血迹象,以及其他异常出血现象,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淤斑、注射部位出血、泌尿系统出血、消化道出血及手术切口的血肿和出血。高度警惕肺栓塞的发生。
6. 局部皮肤护理:防止皮肤破溃,应用中性、温和的洗剂清洁患肢,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应用毛巾进行湿热敷,4次/d。
7.对已出现深静脉血栓症状的患者,血栓形成1周内应卧床休息,注意患肢保暖,不得按摩或做剧烈运动,以免栓子脱落,严禁冷热敷。病情好转后下地活动时,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包扎,以适当压迫浅静脉,并促使深静脉血液回流。护理中应注意观察弹力袜的松紧度,以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8.出院后注意事项:①避免肢体受压或创伤;②坐位时抬高肢体以促进静脉回流;③肿胀时禁止按摩或搔抓患处;④逐渐增加活动量,感觉肢体疼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⑤避免久站久坐;遵医嘱适当活动;⑥注意血栓发生时的症状和体征,包括肢体红肿、呼吸急促、胸痛、背痛,腰部疼痛,小便带血以及肢体活动不灵等异常情况。一旦出现,考虑有栓塞可能,紧急就诊。
本文系邵永祥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邵永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