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愈出院
今天一位转自二级医院的多年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人痊愈出院了。据说病人用尽了各种办法,最近这几年总是频繁出血,一旦出血不但要使用各种激素治疗,还需要输血纠正贫血,最严重时血色素降到3G/L。主治大夫数次与病人沟通,建议其诊断性刮宫,因病人未婚拒绝诊断性刮宫,不得已将病人转至我院。来时病人血色素已经纠正到7G/L,但依旧有多量出血。
住院后我们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得知病人31岁,未婚无性生活,自幼月经不调,近几年来月经周期长短不一,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进行性加重,不住院治疗就不能止血,有多次输血史。
从这位病人的就诊过程我们得到一些经验教训: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不是单纯的止血。病人住院的目的就是止血,但围绕止血这个目标,大夫所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就是要查找确切的病因,以便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如果病人不配合检查,甚至拒绝抽血检验,如何能够找到病因呢?找不到病因,如何有的放矢的治疗呢?
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不是没有,但每一种方法都是有副作用的。如果病人不能够接受其副作用,那其正作用如何实施呢?例如激素治疗,不仅要接受一般情况下的激素治疗带来的副作用(一过性的体重增加、乳房胀痛等),还要承受大剂量激素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血栓形成的风险、恶心呕吐等);再如宫腔镜检查术,有损伤处女膜的可能;还有诊断性刮宫,不仅可以损伤处女膜,还有可能损伤子宫内膜,甚至子宫穿孔。如果这些副作用和并发症不能接受,哪位大夫敢实施这样的治疗方案呢?
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尤其是年轻病人,止血不是终极目标,调整月经周期,促进排卵才是根本目的。反复发作的病人,往往认为止住血就万事大吉了。进一步的治疗就忽视了,甚至有些病人止血后2-3个月未见月经,还认为是好事,其实是下一次出血已经在“酝酿”中了。
止血的同时纠正贫血是必要的治疗措施。一般的贫血口服药物或静脉点滴药物纠正贫血借口,如果贫血较重(血色素低于7G/L)就有必要输血治疗。一说输血,部分病人就有莫名的抵触,甚至因恐惧输血导致传染病而拒绝输血治疗。输血有可能导致传染病,所以我们不能乱输血,但必要的输血,如同其它治疗方案一样有副作用和或并发症,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吧。
本文系刘东光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刘东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