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置换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
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膝痹病(TCD 编码:BNV090)
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证候:
风寒湿痹证:膝关节重着、酸楚,疼痛,或有关节肿胀,甚至屈伸不利,痛处多固定,亦游走,每遇阴雨天或感寒后加剧,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
风湿热痹证:膝关节疼痛,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得冷则舒,筋脉拘急,日轻夜重,多兼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瘀血痹阻证:膝关节疼痛,拒按,或胀痛不适,或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活动不利,甚则不能转侧,面晦唇暗,舌质隐青或有瘀斑,脉多弦涩或细数。病程迁延,常有外伤、劳损史。
肝肾亏虚证:膝腿酸软无力,或绵绵作痛,常伴腰腿痛,喜按喜揉,遇劳则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脉沉细或沉弱无力。
行全膝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现代人工关节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膝关节间断疼痛多年,近期加重伴活动受限。
2.体检有明确体征:膝关节肿胀、出现屈曲挛缩及内翻或者外翻畸形,膝关节活动度不同程度受限,过屈过伸时疼痛明显。
3.辅助检查:膝关节负重位X线片可见明显的髌股关节病变,内侧、外侧或双侧关节间隙明显变窄或消失。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A.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现代人工关节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无全身或局部的近期感染。
2.无严重的合并症。
3.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评估。
B.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17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疾病编码。
2.当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六)术前准备3-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3)血沉、C反应蛋白;
(4)凝血功能;
(5)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6)胸片、心电图;
(7)双侧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髌骨轴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必要时行负重位X线片或双下肢全长片;
(2)超声心动图、血气和肺功能;
(3)腰椎或颈椎正侧位X线片、MRI检查(病史或体检提示有脊柱病变者);
(4)术前配血;
(5)有相关疾病者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七)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全膝关节置换术。
3.手术内植物:人工膝关节假体、骨水泥。
4.输血:视术中放松止血带后出血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10-1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双膝正侧位X线片。
2.必要时查凝血功能、血沉、CRP、D-Dimer、双下肢深静脉彩超/CTPA。
3.术后处理: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术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3)术后康复: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
(4)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
(5)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A.风寒湿痹证: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防己黄芪汤合防风汤加减:防己10g 黄芪20g防风12g 麻黄10g 桂枝10g 当归10g 羌活10g 独活10g 秦艽10g茯苓12g 甘草6g 生姜6g
加减:关节肿大或有积液,可加茯苓20g 泽泻20g;服药后咽干、咽痛者加玄参,麦冬,知母。
B.风湿热痹证:清热疏风,除湿止痛。麻杏薏甘汤加减:麻黄10g 杏仁10g 薏米20g 甘草6g苍术10g黄柏10g忍冬藤15g木通6g。
C.瘀血闭阻证:活血化瘀,舒筋止痛。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10g 桃仁10g乳香6g 红花6g 羌活10g没药6g 当归10g 五灵脂6g 香附6g牛膝9g地龙10g
加减:微热加苍术、黄柏;若虚弱,加黄芪一二两。
D.肝肾亏虚证:补肝肾,强壮筋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0g 寄生10g 杜仲10g 牛膝10g 细辛3g秦艽10g茯苓12g肉桂3g防风12g川芎6g 党参10g甘草6g当归10g 白芍15g 熟地12g
加减:腰膝疼痛甚者加补骨脂,骨碎补,狗脊;头晕耳鸣者加天麻,枸杞子。
(6)根据病情选择中成药,如壮骨关节丸,追风透骨丸,大活络丸,小活络丸,舒经活血片,对各证型膝痹可选择丹红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或血塞通注射液,红花注射液,骨肽注射液等活血化瘀类注射剂静滴。
辩证口服中药方剂:
A.风寒湿痹证:散寒除湿,温经活络。
B.风湿热痹证:清热除湿,通络止痛。
C.瘀血闭阻证:活血祛瘀,化痰通络。
D.肝肾亏虚证:补益肝肾,强筋健骨。
(7)辅助疗法
A.中低频电疗法
我科选用温热中低频治疗仪,配合本科室自制药液进行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治疗前将中药药液(药物组成:威灵仙15g,牛膝10g,透骨草15g,伸筋草15g,乳没各6g,五加皮30g,三棱10g,莪术10g,秦艽10g,海桐皮15g,木瓜10g,红花10g,苏木10g,当归10g,川椒10g)适量涂于正负电极板上,尔后用松紧带将其固定于治疗穴位上,连接输出导线,接通电源,调节电流强度,因人而宜,以患者感觉舒服为佳。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1次。
B.氦氖激光照射治疗;
运用氦氖激光照射皮肤,以氦氖激光的消炎、抗感染,起到镇痛,减轻局部肿胀,组织修复作用,促进组织愈合的机体调节及生物刺激作用。每次10分钟,1次/日。
C.磁疗(骨伤治疗仪);
通过骨伤治疗仪产生电磁场,照射患处,通过电磁场的电极效应促进骨蚀患处钙离子正态排序,促进骨坏死区骨修复,改善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症状。每次10分钟,1次/日。适用于骨蚀各期的缓解期的治疗。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血沉、CRP除外)。
2.伤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无皮瓣坏死。
3.膝关节功能改善。
4.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内科合并症:晚期重度骨关节炎的患者常合并内科基础疾病,围手术期需要详细检查内科情况并请相关科室会诊,术前准备时间需延长;同时使用相关药物,将增加住院费用。
2.围手术期并发症:患者骨质条件、畸形类型、关节炎病变的严重程度差异,有可能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如骨折、韧带损伤、神经血管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术后需要延长下地和康复时间,可能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
3.人工膝关节假体的选择:目前可供选择的人工膝关节假体较多,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关节病损,可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
二、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置换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ICD-10:M17)
行全膝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4)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4-20天
时间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天(术前日) | 住院第3-5天(手术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资料采集 □完成入院病历、首次病程、上级医师查房等病历书写 □完善术前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估 □初步确定手术方式和日期 |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完成术前准备与术前评估 □根据症状、体检、膝关节X线片及术前各项化验,行术前讨论,确定手术方案 □完成术前小结、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和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输血同意书等 | □手术 □术者完成手术记录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手术过程概况及术后注意事项 □完成术后病程 □上级医师查房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骨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饮食 □脚癣患者每日碘伏涂患处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 □凝血功能 □感染性疾病筛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血沉、CRP □胸片、心电图 □双膝负重正侧位片及髌骨轴位片 □肺功能、超声心动(视患者情况而定) □必要时行腰椎或颈椎MRI | 长期医嘱:(增加) □患者既往内科疾病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术前医嘱:常规准备明日在◎腰硬联合麻醉◎全麻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前禁食水 □抗生素 □术前留置导尿管 □术前备皮 □术前灌肠 □其他特殊医嘱 | 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明日普食 □引流管记引流量 □尿管记尿量 临时医嘱: □今日在◎腰硬联合麻醉◎全麻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心电监护、吸氧 □补液(视病情) □胃粘膜保护剂 □抗生素 □术后抗凝 |
主要护理 工作 | □入院宣教: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 □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 □提醒患者明晨禁水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病情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时间 | 住院第4-7天 (术后第1-2日) | 住院第6-8天 (术后第3-4日) | 住院第8-20天 术后第5-14天(出院日) |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 □上级医师查房,注意病情变化 □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注意引流量 □注意观察体温、血压等 □中药汤剂/中成药 □辅助疗法 |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常规病程记录 □根据引流情况决定是否拔除引流管 □观察伤口情况,是否存在渗出、红肿等情况 □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如贫血严重及时输血 □开始CPM等功能康复练习 □中药汤剂/中成药 □辅助疗法 |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手术及伤口评估,确定有无手术并发症和伤口愈合不良情况,明确是否出院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诊断证明书等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处理等 □中药汤剂/中成药 □辅助疗法 |
重 点 医 嘱 | 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一/二级护理 □普食 □引流管记引流量 □尿管记尿量 □抗生素 □术后抗凝 □中药汤剂/中成药 □辅助疗法 临时医嘱: □止吐 □镇痛 □伤口换药(必要时) | 长期医嘱: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普食 □二级护理 □停引流记量 □拔除尿管 □术后抗凝 □中药汤剂/中成药 □辅助疗法 临时医嘱: □伤口换药 □抗生素(预防性使用1-3天) □功能锻炼 □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必要时) |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嘱日后拆线换药(根据出院时间决定) □门诊复查 □如有不适,随时来诊 |
主要 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情况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 | □观察患者情况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 |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
病情 变异 记录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无 □有,原因: 1. 2. |
护士 签名 | |||
医师 签名 |
本文是王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