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建强 三甲
张建强 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中医院 脉管科

动脉硬化闭塞症(脱疽)

2876人已读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尤其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逐步老龄化,其患病率逐年增加。该病属于一种全身性退行性病变,动脉管腔内粥样物质不断增多,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使肢体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等症状。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运动减少、情绪紧张、遗传因素、肥胖、年龄、性别等,其诊治日益受到医患双方的关注。

1图片1.png

中国传统医学谓之“脱疽”。认为病人脾肾亏虚为本,寒湿外伤为标,而气血凝滞、经脉阻塞为其主要病机。其临床特点是好发于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见,初起患肢末端发凉、怕冷,苍白,麻木,可伴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甚至趾(指)节脱落。

2.png

在早期,病人仅感患肢轻度发凉、怕冷、抽筋、麻木、皮肤苍白、活动后易沉重疲乏。当病变发展,症状加重,肢体可出现动脉供血不全的特征性症状,如间歇性跛行(行走后肌肉酸痛、痉挛、疲乏无力而被迫停止活动)。若侧支循环不足,还可出现静息痛(即在休息、静止时患肢也感疼痛、难以耐受),继续加重可出现肢端坏死而截肢。查体时,在动脉狭窄或闭塞段以下,动脉博动减弱,足背静脉充盈时间延长。患胶皮温降低、肌肉萎缩、汗毛稀疏,动脉狭窄区可闻及血管杂音,Buerger试验阳性。辅助检查包括ABI测定、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T动脉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以及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 中医治疗此病以辨证论治为主,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常配合静脉滴注活血化瘀药物,以建立侧支循环,改善肢体血运。我科经过60年的总结积累,精心研制出多种中药内服方剂,以及各类外敷外用的洗熏、膏、散、粉、丹等药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针对该类疾病的不同证型和分期,采取序贯特色治疗,尤其与手术、介入、循环动力、微波、负压等疗法相结合应用时、疗效更好,得到了众多患者的好评。

西医认为ASO的治疗除常规的戒烟、运动、改进生活方式,应用抗血小板、扩血管、改善跛行的药物以外,稳定病人一般状况,控制相关疾病如降低血脂、稳定血糖、控制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亦非常重要。手术治疗目前主要采用局部溶栓、球囊扩张成形和支架置入术等微创技术。我科开展的下肢各项血管腔内介入技术结合自行研制的中药方剂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临床治疗效果好,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张建强教授简介

石家庄市中医院脉管一科主任张建强教授提醒患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脉管病,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公立医院专科治疗,不能盲目治疗,贻误最佳治疗时机。石家庄市中医院脉管一科是以中西医结合诊治脉管疾病的特色专科,经过60年的发展,应用中医中药、微创手术及血管介入等,积累了丰富的了临床经验。临床上达到了诊断准确、创伤小、见效快、恢复快、成功率高、保肢率高、疗效确切的目标,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

张建强
张建强 主任医师
石家庄市中医院 脉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