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眩晕的常见疾病
眩晕症的发病率非常高,很多人都体会过那种天旋地转、头重脚轻、恶心呕吐的感觉。
严格的说,眩晕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个症状,很多病都表现出眩晕。
从病变的解剖部位来说,眩晕症可以分为两大类: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晕是指位于内耳的前庭迷路病变引起的眩晕,而中枢性眩晕一般是指脑干、小脑、大脑病变引起的眩晕。那么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这两种眩晕症。
周围性眩晕
周围性眩晕的特点:
①大多数为视物旋转性眩晕。
②眩晕发作时间短(数分钟至数天)。
③前庭协调现象:如恶心、呕吐、出冷汗、心慌、拉稀等;眩晕与平衡障碍程度一致或眩晕重平衡障碍轻。
④眼震短暂、细速、多为水平旋转性。
⑤常伴耳聋、耳鸣。
常见的周围性眩晕疾病有以下几种: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又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最常见的眩晕,大约占所有周围性眩晕的1/3。是因为内耳迷路中的结石脱落造成短暂性眩晕,大多发生在睡觉时,翻身或起床、卧床时容易诱发,时间短暂,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严重的会伴有恶心呕吐。
2、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是以内耳膜迷路积水的一种内耳疾病,本病以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单次发作往往不好确诊。
3、前庭神经元炎
前庭神经元炎:80%病人在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后,突然发作眩晕,数小时达到高峰,伴有恶心,呕吐,可持续数天,数周,尔后逐渐恢复正常,老年人恢复慢,可长达数月,多一耳患病,偶有两耳先后发病者,有自发性性眼震向健侧,病期中无耳鸣,耳聋现象是其特点。
4、迷路炎
迷路炎是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较常见的并发症。多因胆脂瘤或慢性骨炎破坏迷路骨壁,以致局部产生瘘管,使中耳与迷路骨内膜或外淋巴隙相通。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耳聋为本病的主要症状。眩晕发作时可见自发性眼震。
5、迷路震荡
迷路震荡:头部外伤时的加速运动中,由于惯性而发生的听觉及前庭末梢感受器的移位,以及强大震动波经颅骨传导到内耳,是迷路震荡的直接原因。主要有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眼震及平衡障碍。迷路震荡可以伴随耳石脱落。
6、药物中毒
药物中毒(如链霉素、新霉素、苯妥英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中毒),大多渐进性眩晕,常伴耳鸣、听力减退,常常有口周以及四肢麻木等。
中枢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的特点:
①以平衡障碍为主,眩晕较轻。
②持续时间长(数十日至数月)。
③前庭不协调现象:眩晕程度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程度不一致,一般植物神经紊乱表现较轻。
④眼震持续存在、粗大、垂直、斜动、分离。
⑤常伴眼黑、头痛等脑缺血现象。常见的中枢性眩晕疾病有以下几种:外伤、炎症、中毒、神经变性、肿瘤、供血障碍以及受周围组织牵拉压迫。
常见的中枢性眩晕有以下几种:
1、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PCI)是指后循环(小脑、脑干等部位)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常见临床症状包括头晕、眩晕、肢体或头面部的麻木、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或肢体共济失调、构音或吞咽障碍、跌倒发作、偏盲、声嘶等。
其特征是眩晕、头痛持续不止,意识逐渐不清。脑干是生命中枢,人体之心跳与呼吸均由其所控制,一旦出血或梗塞,死亡率很高。
2、小脑肿瘤
小脑肿瘤时走路不稳是主要症状,常在早晨起床后头痛、头晕,未进食即呕吐不止,其中孩童病例不少。听神经瘤除了头痛、眩晕意外还可以出现听力下降。
3、前庭性偏头痛
前庭性偏头痛(VM)患者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或不稳感,而这些患者在发病时或发病前同时具有偏头痛病史。头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变换多样。眩晕发生往往在偏头痛发作期,但也可发生在偏头痛间期或前期。一些患者(约48%)发作期仅表现为偏头痛症状。畏光、畏声、恐嗅和视觉或其他先兆是VM最常见的伴随症状。
4、小脑脓肿、蛛网膜炎等等。
多发性硬化、延髓空洞症等。
另外一些前庭系统疾病可同时累及前庭外周和前庭中枢。例如巨大听神经瘤、小脑前下动脉梗塞、头部外伤和酒精中毒所致征候群。
眩晕应该到哪里去看?
眩晕发作起来很痛苦,大多数人发病后就晕蒙了,不知道怎么办好。到医院去看吧,又不知道看什么科。眩晕疾病中,外周性眩晕多于中枢性眩晕,有的属于耳鼻喉科,有的属于神经内科,由于眩晕症的复杂性,为了尽快的得到满意的诊断,应该首先到医院的眩晕门诊或者眩晕诊疗中心就诊,目前全国各地的医院都在重视眩晕门诊的建设,有的医院还开设了专门的眩晕病房。
就诊时如何诉说病情?
因为病史对于眩晕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患者应该尽可能的向医生准确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
首先患者应该告知医生眩晕或头晕的具体不适感觉,如外界物体旋转感或者自身旋转感、走路不稳或平衡障碍;
其次回答关于眩晕发作的一般性情况,比如是突发的还是缓慢出现的,每次发作持续多长时间,是否与体位改变有关,发作时有什么诱因等;
再次,要告诉医生有无伴随的症状以及过去有无重要的疾病,如耳病的情况、眼部的情况、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耳病重点提供耳聋、耳鸣病史,耳流脓、耳痛以及耳部手术史;眼部有无复视或视物模糊。
病史提供的越详细,越有助于医生诊断。
本文是徐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