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科普问答
问:动脉硬化闭塞症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哪些主要区别?
答: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动脉硬化斑块堵塞血管引起,也有类似的下肢缺血表现,但是,它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男女都有,不吸烟的也有,而且常常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动脉硬化闭塞还可以累及全身其他各处的动脉,比如,颈动脉、上肢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等等,引起相应组织的缺血。与脉管炎的治疗不同,绝大多数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人能通过微创腔内介入治疗获得良好的疗效。
问:民间所说的脉管炎就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吗?
答:不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浅静脉曲张等静脉疾病,在民间往往被笼统地称为“脉管炎”,尤其是这类疾病常易导致血栓性浅静脉炎、淋巴管炎(流火)和网状淋巴管炎(丹毒),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人们更是将这些“脉管”的“炎症”直接说成“脉管炎”了,并立刻联想到了“锯腿”的可能性。殊不知,这类疾病只是影响患肢的静脉回流,与动脉供血完全是两回事,极少会有发展到截肢的情况出现。
问:医生做检查时抬高我的腿是看什么?
答:医生是在做抬高下垂试验或称buerger试验。它分为抬高和下垂两个步骤。首先患者平卧,抬高患肢45度,供血不足的患者,抬高后由于血液重力作用的影响,足部的血供会更差,皮肤就变为苍白或蜡黄色。第二步就是下垂,让病人坐起,下肢自然垂于床旁,供血不足的患者会出现阳性表现,足部逐渐转为潮红或发紫。
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可以根治么?
答: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血管的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等全身多系统相关。不论是非手术疗法,还是手术疗法,都是针对缺血症状来改善患肢血供的,而不是什么针对发病机制的“根治性”方法。因此,脉管炎经过治疗缓解后,还应通过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减轻炎症反应来维持已有的治疗成果,避免或减少疾病反复。
问:病情严重难以行走的病人能进行运动疗法吗?
答:完全可以。卧床的病人可以进行buerger运动,就是患肢抬高2分钟,再在床沿下垂2分钟,然后再放平平卧2分钟,同时作足部的旋转屈伸运动(图8)。如此反复进行,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本文系李涛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李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