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苏宁 三甲
陈苏宁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科

生命相髓一线牵 相见时难相见欢

2918人已读
2010年10月24日下午,“生命相髓”——首次两岸三地骨髓捐受者相见欢活动在市科文中心举行,12对造血干细胞捐受者现场相见,互诉衷肠,现场观众热泪横流。这是中华骨髓事业十年进程中,两岸三地举办的首次骨髓捐受者正式见面活动。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郝林娜,国务院港澳办交流司司长谢伟民,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主任洪俊岭,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主任石明煌,市领导阎立、徐国强、周向群、钱海鑫等出席活动,我院领导葛建一、王顺利、郁申华、侯建全、张建中和八十多名医务工作者应邀参加活动。“生命相髓”活动由中国红十字总会主办,是全国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公益活动之一,活动得到了国台办、港澳办、中华骨髓库以及省、市各级红会、台办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著名主持人凤凰卫视吴小莉、台湾东森台王佳婉、中央电视台康辉等担纲主持。
父母给了他们第一次生命,遭遇血液病后,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骨髓捐献者又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因此,许多人康复以后都将骨髓移植的日期作为自已的又一个生日。“或许我还不认识你,但是我的血液里,已经有了你的印记。”在很多得到骨髓捐助的白血病病人脑海中,会长长久久萦绕着这样一句话。根据国际上通行规则,骨髓供受双方在两年内不宜会面,很多已经康复的白血病患者一直都没有机会见到自己的救命恩人,不能亲口对那个给予了自已新生的人说上一声谢谢。“相见欢”就是为骨髓捐受者举办的特殊会面。昨天参与活动的12对捐受者中有2对来自香港,4对来自台湾,在我院血液科完成移植并顺利康复的陈霞和李明名列其中。在现场观众的祝福中,这些曾经在生死面前坦然无畏的白血病患者,经历了他们人生中最难以忘怀的时刻——与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珍贵一见。这种期待,从他们得知得到配型的瞬间已被唤起,只是他们中间,只有很少一部分幸运者才可最终实现。见面现场,他们拥抱流泪,相互祝福,“谢谢”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一滴滴感恩的泪水,一次次生命的馈赠,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真情。来自山东的女孩小雨(化名)一直认为捐给她骨髓的姐姐身材高大、健壮,没想到来的却是个身材苗条的漂亮姐姐;一名安徽男孩看到捐给他骨髓给予他勇气的的北京男青年,眼泪止不住往下掉,而在住院期间,这个坚强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伤心,自己从没有哭过,他表示长大后要当一名医生;来自上海的一名小男孩,看到捐髓者,高兴地直喊“蔡爸爸”。抱着“蔡爸爸”送的书包,他激动得直蹦;杭州姑娘章莹事先想了很多话要讲给捐给她骨髓的台湾妹妹听,但见面后她却激动得全忘了;台湾女孩儿余巧晴,几个月前来到大陆工作,并深深爱上了云南这个美丽的地方。几年前她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让云南小伙子李明得以重新体验生活的美好,她说,这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心怀感恩的陈霞虽然没有见到她的台湾大哥,但她学会了感恩和回报,经常抽空来我院探望、鼓励白血病患者,感谢给予了她第二次生命的苏大附一院的医务人员,亲切地称呼血液科主任吴德沛教授为“吴爸爸”。看着一段段或是辛酸,或是感人的故事,现场观众不停地抹着眼角,有的甚至从开始一直哭到节目散场。一位参加现场活动的护士说,她们平时在医院里看了太多的生离死别,也知道无论是受髓者还是捐髓者,包括他们的家庭,都有着诸多不易,因此特别对那些捐髓者心怀敬意。“可直到在现场亲眼目睹双方真情相见的时候,才忽然明白什么是生命的大爱。”她说,“作为医务人员我们很自豪。”
骨髓捐赠,只有十万分之一配对成功的机会,却创造出一个个爱的奇迹。每一位骨髓捐赠者都是真正的勇士, 他们有着仁爱之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捐献的生命火种, 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和他们的家庭。髓有缘,人有缘,天亦有缘。苏州,是汇聚“髓缘”的福地,附一院是两岸髓缘的发祥地。十年前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1岁的泰州姑娘陈霞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入院,生命之花即将凋零。2001年6月13日凌晨,一位台湾青年的骨髓,跨越海峡送达附一院,由吴德沛主任移植到陈霞体内,让她重获新生,通过大型新闻直播节目《生命20小时》,这场两岸三地动人的生命接力被全程记录。从陈霞的“生命20小时”开始,苏州似乎就与这项爱心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2007年,为拯救台湾一名叫荣荣的花季少女,苏州相城的杭彬女士成了大陆向台湾提供骨髓的第一人,完成了感恩之旅《生命的回程》。今年,我院启用全新的血液科病房大楼,血液净化舱数量跃居全国第一。得知前来参加启用仪式的陈霞已经“十岁”新生,广电总台和医院商定要在今年携手完成生命三部曲序列终结篇《生命相髓》共同策划大陆首次相见欢活动,创造机会让 “髓缘人”能够正式见面,互诉衷肠。为了实现这目标,在市领导的关心和卫生局的推动下,我院配合电视台项目组克服了重重难关,终于获得了中华骨髓库的特许和台湾慈济的支持。活动过程中,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吴小莉盛赞苏大附一院血液科全国知名,并邀请葛建一院长登台进行了现场采访。葛院长表示:附一院是两岸髓缘的发源地,守护百姓生命和健康是我们的责任,附一院血液学科有阮院士和吴主任这样优秀的专家团队,我们通过努力会为更多患者创造相见欢的机会。
生命相髓一线牵,相见时难相见欢。从《生命20小时》到《生命的回程》,再到这次《生命相髓》,我院与无数人一起见证了两岸三地的生命髓缘,也激发了更多人的爱心善举,中华骨髓库目前已经顺利采集到120万份骨髓资料。在苏州的14000多份报名的志愿者中,已经有44人成功捐献。苏州无论是报名捐髓的志愿者还是成功捐髓的人数都已在全国城市中排名前列,我院刚刚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手术护士殷雪群和即将捐髓的血液科护士董荷晨就名列其中。市委副书记、市长阎立在活动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幸福不只是得到和拥有,而是有机会、有能力为他人付出。苏州市民积极参加公益事业,踊跃报名成为捐髓志愿者,是市民炽热爱心的体现,彰显了这座爱心城市的风采。
生命三部曲渐次演绎完美落幕,两岸亲情人间大爱却绵延不绝,我国的骨髓捐赠和血液病研究治疗事业方兴未艾。活动进行以来,已经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新浪、网易、搜狐、中国台湾网、凤凰网和北京青年报等国内数十家主流媒体进行了公开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当天用了五条新闻,对活动进行了十多分钟的介绍,中央台一频道焦点访谈、江苏卫视和上海电视台也前来聚焦活动。10月25日晚,苏州电视台社会经济频道播出了节目全程录像,合作媒体凤凰卫视、东森电视台、江苏卫视等也将择日播出。
相关视频
《焦点访谈》:髓缘 大爱http://tv.people.com.cn/GB/166419/13075223.html
:http://v.ku6.com/show/EiCZ-SFrEtUNg6m5.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3NTc4NTQ4.html
陈苏宁
陈苏宁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