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外科手术与临床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HB,hemangioblastoma)是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好发于成年人,多位于小脑半球或脑干,约占2%左右。多数为散发性,少数为家族遗传性疾病-VHL病。随着显微技术和影像诊断技术的普及提高,越来越多的HB患者被发现。但是不典型的HB术前仍然容易误诊为胶质瘤或听神经瘤等,而实质性HB手术风险易被术者低估。HB多见于小脑半球或脊髓。发生于小脑半球的HB又称Lindau瘤。少数合并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或胰腺囊肿等称为VHL病,有家族遗传性。临床多见散发的HB,多发于成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高峰是25-29岁和40-44岁。
我们认为从影像学上主要分为四型(图1):第一型最多,为单囊伴单瘤结节型共40例,囊腔直径多为2.5-4.5cm,瘤结节直径多为2cm以下。第二型其次,为实质型共8例,均位于近中线,瘤结节直径从2.5-5cm。第三型是囊实型(至少2个囊腔以上),共6例。第四型最少,为多发结节型,共4例。可单囊多结节或多发单囊单结节等。肿瘤囊性部分CT表现为低密度,瘤结节表现为等或高密度。典型的单囊伴单瘤结节型囊性部分MRI表现为长T1长T2,瘤结节多表现为等T1等或长T2信号,增强均匀明显强化且边界清楚。病灶周围无明显水肿。实质性和小部分囊实性HB强化异常明显,T2有时可看见血管流空信号,表明血流快速,而术前DSA造影可见染色明显,可明确供血动脉,必要栓塞治疗(图2)。而大部分囊实性HB囊腔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囊壁有强化,周围没有水肿反应。
鉴别诊断:位于小脑半球的典型的单囊伴单瘤结节型HB基本不会误诊,特点是大囊小结节,囊壁厚薄均匀且不强化,而结节均匀明显强化,周边多无水肿且边界清楚。主要鉴别:(1)囊性胶质瘤:主要是毛细胞型胶质瘤,囊壁可厚薄不均,肿瘤结节大小不均且强化不如血管母细胞瘤明显,囊壁可有强化且周边多有水肿。免疫组化GFAP阳性,NSE阴性。而HB的GFAP阴性,NSE阳性[4]。(3)血管瘤型脑膜瘤:表现为和脑膜有关的实质性肿块。实质性HB异常明显的强化且周边没有水肿,一般与脑膜关系不大,易于区别于其他如脑膜瘤或转移癌等。(2) 听神经瘤:如果位于桥小脑角的多囊型容易误诊为听神经瘤,但一般没有内听道扩大和听力进行性下降等表现。
本文是程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