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高振明 人已读
民间很多人认为,口苦就是胆不好。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很多情况都可以引起口苦,肝胆疾病引起的口苦只占一小部分。今天就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给大家总结一下口苦的原因,希望对大家就医能有所帮助。
(一)中医认为口苦的病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胆汁味苦,胆气上逆故口苦。因胆汁味苦,故口苦之来源则在胆腑。胆腑以降为顺,故凡邪气犯胆(肝),或胆虚胆气上逆则胆汁外泄上溢于胃,胃气上逆,从胃-咽入口,则口苦。严重者则出现呕吐苦味之胆汁,即呕胆、呕苦。
2.肝气热犯。中医认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
3.五脏有病,故口苦。心有病,口苦。热邪,口苦。
4.热证口苦。中医认为,口感苦者,常兼有头痛眩晕、面红眼赤、性急易怒、大便干结、舌质偏红、苔薄黄、脉象弦数等症,多为肝、胆有热所致;口苦者,常兼有寒热往来、心烦喜呕、胸肋苦满、默默不欲食、小便赤黄等症,多为胆热上蒸所致。
从中医角度来看,的确口苦多与肝气、胆热等因素有关。但中医所说的肝经胆经和我们通常所说的肝胆是完全不同的。接下来我们看看西医认为那些病会引起口苦。
(二)西医认为,口苦可能系以下原因所致。
1.精神性口苦。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增大,让大量的人长期存在工作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睡眠休息不足,缺乏运动,喝水少等,可能会导致口苦;过度吸烟,酗酒,打呼噜,张口睡觉等也易出现口干和口苦。
2.口腔疾病。如口腔黏膜炎、口腔黏膜白斑、牙龈炎,牙龈出血、龋齿等,是引起口苦的常见原因。
3. 咽喉疾病。慢性咽炎、会厌炎、慢性喉炎、扁桃腺炎等。
4. 鼻腔疾病。如鼻甲肥大、慢性鼻炎、鼻窦炎等。
5.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会导致口苦。如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运动功能过缓等,常表现为口苦。可能与胃酸反流、胆汁反流有关,常伴有烧心、上腹部不适隐痛等。
6.饮食不当。如不按时吃饭,或暴饮暴食,导致胃肠食物滞留,或食管胃潴留等,宿食在胃腔内停留过久与细菌相互作用,产气增加 ,逆返入口腔,溢出,会表现为口苦。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也会导致口苦。
7.某些慢性疾病,也会导致口苦。如糖尿病常会伴发有口苦的情况,慢性胰腺炎、慢性肾病,慢性肝炎、慢性便秘者都可能导致口苦。另外,癌症病人因甜味阀升高,苦味阀降低,也会感觉口腔发苦,应提高警惕。
8.肝胆疾病,会导致口苦。肝胆疾病会引起消化不良。胆道运动功能障碍会导致胆汁反流入胃和食管,导致口苦。
看过上述这些情况,大家应该知道口苦大部分不是肝胆疾病引起的,因此治疗上也要对症下药。如果就是无法明确口苦原因,可以试试中医治疗。口苦患者生活上要注意如下几条:
1.饮食上宜忌食辛辣、油煎、烧烤等燥热之品,可多进食清凉汤水,以清凉饮食为主,要忌酒醇甘肥。
2.注意情志调摄,保持心境平和,不可急躁,不可忧郁过度,性格宜开朗。凡性格内向、优柔不决者最易成口苦症,故保持心情愉快,是防治此病的关键一环。如只是短时间感觉口苦,则不用太担心,因为有可能会自动恢复。
3.如果出现口苦时间较长,则需要查找病因。
4.保持口腔清洁。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定期洁牙,清除牙结石。
5.不要吸烟饮酒,适当增加饮水量。
6.对戴有可摘式假牙患者,应养成在进食后和晚上临睡前清洗假牙的习惯。
7.对于唾液分泌较少的人,平时嚼一些口香糖,可以促进唾液的分泌。
本文是高振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