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朱翠平 三甲
朱翠平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儿内科

朱翠平原创小儿发热系列

2038人已读

系列科普一 人体发热知多少?

发热处理原则与如何物理降温

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一旦宝宝发热,全家担惊受怕。尽管有许多医生开展了发热科普知识的宣教,宝宝一旦发热,家属仍手忙脚乱,如临大敌,担心发热烧坏脑子,担心引起抽筋……

发热可引起抽筋,即“热性惊厥”,但发热和脑子坏并非因果关系。如果我们了解为什么会发热,就会知道,发热其实是体内疾病的反应,它像朋友样告诉我们:宝宝体内有敌情,孩子生病了!!!

但体温过高,会引起宝宝不舒服和其它令人担心的反应,也可导致有慢性病的孩子病情加重,因此,我们说“发热亦敌亦友”。

人体为什么会发热?

常见两种情况引起小儿发热,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炎症引起的发热,难以预防;另一种是散热异常为主的发热,常见的是环境温度相关暑热症,俗称为“中暑”,是可预防的热性疾病,暑热症的处理可以使大家充分了解物理降温的作用。

一、炎症反应性发热,简称为“炎性发热”

自然界的各种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均可引起发热。微生物包括各种细菌、病毒、支原体,以及寄生虫、原虫类如恙虫等,最常见是细菌和病毒。微生物最常通过口腔、鼻腔进入呼吸道或胃肠道引起感染,也可经尿道、皮肤进入人体引起感染,严重时进入血液循环,全身扩散。

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后,抗病的免疫系统启动,以对抗和杀灭病原,同时引起炎症反应,通过上调温度调定点,影响大脑的体温调节,发出升温指令,人体通过增加产热如肌肉颤抖,减少散热如皮肤血管收缩、因畏寒增加衣物等,以达到新调定点温度。因新调定点温超过正常体温,此时即表现为不同程度发热,常为急性发热。

此外,人体内部如出现肿瘤、自身炎症分子,也可出现以上类似的反应,引起发热,但常为慢性发热,或难以找到原因的发热。

发热是抗病炎症反应的外在表现,随着病原消灭,体温会逐渐正常,但整个过程中体温会有反复波动,人体出现发冷、肌肉酸痛、头痛等不适感觉,宝宝可出现哭闹不安。因此,退热处理主要是减少痛苦,改善舒适度,是治标;如治本,则需抗炎治疗。

【发热处理原则】

1. 如为中低热(<38.5℃),因有利于抗病杀菌,可不特殊处理,炎症反应强度一般,体温调定点可自动降为正常,也可适当物理降温;

2. 如中高热(38.5-39℃),炎症反应较强,调定点不容易降至正常,根据精神状态决定是否用药降温。降温药物是通过降低体温调定点发挥作用。

3. 一旦出现高热(>39℃)和超高热(>41℃),常需要药物降温,单纯物理降温不影响体温调定点,因此效果不理想。

Screenshot_20170706-163859.png

二、散热异常性发热 常见暑热证(中暑)

人体正常代谢产热和散热处在平衡状态,才能维持正常体温。如环境温度过高,或皮肤汗腺异常,体内产热不能散发出去,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被动性体温上升,无体温调定点变化,药物治疗不起作用。最常见中暑、新生儿捂热综合征,通过降低环境温度、物理降温增加散热是根本治疗。

物理降温是根据热力学原理,通过辐射、传导、对流、蒸发几个途径及相应措施,达到降温的目的。

Screenshot_20170704-170912.png


朱翠平
朱翠平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