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部发现小结节,您距肺癌还有多远?
肺部结节科普
1、孤立性肺结节一般指直径不大于3cm的单个圆形或卵圆形实质性病变,其大小是判别良恶性的重要指标,病变越小良性几率越高,反之病变约大,恶性几率约大,有研究发现:直径在0.5-1.0cm病灶中,恶性几率约30%-40%;直径在1cm-2cm之间的病灶中,恶性几率约50%,在直径超出2cm的病灶中,恶性几率约85%。
2、CT在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与鉴别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CT是横断面成像,完全消除了周围结构的重叠,能检出胸片不易发现的隐蔽部位的病灶,如肺尖、心后区,后肋膈角及脊柱旁沟的病灶,并且其分辨率很高,能够有效显示密度低的小病灶。
案例1
患者女59岁,体检发现左肺结节半年余。患者于2016年11月份在南方医院体检胸片提示左肺结节,进一步在我院行CT检查(2016-11-23)提示:左下肺背段结节,约1.0cm*0.8cm,肺癌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查,2017-7-25日我院复查胸部CT提示:左下肺背段结节,约1.2cm*1.0cm。否认吸烟史,母亲患肺癌去世。
患者(2016-11-23左图、2017-7-25右图)左下肺病灶对比
2017-7-28日在我科行单孔胸腔镜左下肺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后5天出院,术后病理示(189651):1、(左下肺)中分化腺癌,肿物直径约0.8cm,未见胸膜侵犯,支气管切缘未见癌浸润;2、(第11组淋巴结)可见癌转移1/7;(第5、6、9组淋巴结)未见癌转移。术后诊断:左下肺中分化腺癌pT1bN1M0 R(-)Ⅱa期
案例2
患者男57岁,因间断咳嗽、咳痰2年余。入院,我院CT(2015-11-16)发现左上肺结节,约1.13*0.74cm,建议密切随访,2017-7-27复查CT提示:左上肺结节约1*3cm较前明显增大,肺癌可能。既往长期吸烟44年,40支/天,已戒烟7年。
2017-8-7日在我科行单孔胸腔镜左上肺切除+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病理(190320):(左上肺)低分化腺癌,肿物大小约约2*1.5*1.5cm,未见胸膜侵犯,未见脉管内癌栓,未见神经侵犯;支气管切缘未见癌浸润;(第5、7、10组淋巴结)可见癌转移(分别为3/3,1/1,1/1);(第6、9、11组淋巴结)未见癌转移(分别为0/2,0/2,0/8)。术后诊断:左上肺低分化腺癌pT1cN2M0 R(-)Ⅲa期
病例点评
案例1,患者首次CT检查(2016-11-23)提示肺癌可能性大,且有肺癌家族史,但是患者未进一步检查治疗,拖延至2017-7-25复查CT较前增大,术后病理左下肺中分化腺癌pT1bN1M0 R(-)Ⅱa期,可以想象一下要是首次发现就有胸外科医生参与诊治,早半年手术干预,或许预后会更好。
案例2,患者因咳嗽、咳痰症状就诊,CT(2015-11-16)提示:左上肺结节,大小约1.13*0.74cm,建议密切随访,至2017-7-27才再次复诊,结节明确增大,患者有长期抽烟史(长期吸烟44年,40支/天),首次发现到二次就诊手术,时间间隔20个月,术后病理::左上肺低分化腺癌pT1cN2M0 R(-)Ⅲa期,同样的问题,有肺癌的高危因素存在,没有胸外科医生的早期参与诊治,没有密切的随访,导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已是Ⅲa期。
经验总结
1、对于孤立性肺结节应密切随访,特别是有肺癌高危因素如:年龄超出40岁,长期抽烟、有肺癌家族史。需胸外科医生、影像科医生共同参与诊治,必要时手术干预。
2、手术是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肺癌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Ⅰa期70%-90%;Ⅰb期50%-70%;Ⅱ期50%;Ⅲ期15%,因此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在肺癌治疗当中至关重要。
本文是沈春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