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 详细分析2大常用诊断方法
导语
在众多癌症中,甲状腺恶性肿瘤是“最懒”的癌症。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甲状腺癌具有预后良好、转移相对较小两大特点。既然有着良好的前提,早发现早治疗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在医学中,常用的诊断方法又有哪些?
一.超声检查的目的
超声波检查是最常用的甲状腺影像学检查方法。它的价格相对便宜,且操作简单、快捷,同时不暴露于电离辐射。此外,它不仅可以发现触诊发现不了的小于1厘米的肿物,甚至可以发现甲状腺内两三毫米的肿物。超声对于鉴别肿物的囊、实性准确率极高,而且,它可以判断甲状腺肿物的性质。
1超声检查的目的
(1)确定肿物是否位于甲状腺内,是弥漫性或是局限性;
(2)鉴别肿物是囊性或实性;
(3)确定肿物是单发或多发;
(4)可判断肿物是良性或恶性;
(5)可对手术后或用药后疗效进行评价。
2甲状腺癌在超声检查中的特征
(1)低回声结节;
(2)结节内回声不均匀;
(3)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
(4)沙粒样钙化(点状强回声)
(5)肿物的中心血或血流丰富等。
上述的超声特点若单独存在时,并不能说明甲状腺结节是恶性的,但如果具备的特征越多,甲状腺癌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彩超报告中提示甲状腺结节伴上述两种以上特点者,应警惕甲状腺癌的可能性。
二.穿刺活检
虽然有经验的超声科医生通过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性可达90%,仍有部分患者难以辨别肿物的良、恶性。为了明确诊断,就需要做甲状腺的穿刺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
1符合穿刺活检的标准
(1)直径大于10mm的实性低回声结节;
(2)超声检查怀疑囊外生长或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结节;
(3)儿童或青春期有颈部放射线接触史,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Ⅱ型患者的一级亲属,已经做过甲状腺癌手术的患者,血清降钙素水平升高者;
(4)直径虽小于10mm,但超声检查发现有与恶性病变相关征象,如肿物为低回声或边界不规则、有微小钙化或结节内血流信号紊乱的结节。
2甲状腺穿刺活检方法
(1)针吸细胞学检查
不需麻醉,通常在超声引导下以普通6-8号注射针头上接10-20毫升注射器,待穿刺针进入肿块后回抽筒芯,使针筒内呈负压,维持负压,将细针做深刺和进针动作反复抽吸2-3次,放松针筒使负压消失,负压消失后,再拔除细针。穿刺物推于玻璃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
优点
损伤轻微,痛苦小,穿刺后不留瘢痕,操作简单,短时间内即可获得结果。
缺点
只能显示细胞的形态和不同类型细胞的比例,不能反映结节的组织结构,有时难以做出肯定的诊断。
(2)穿刺组织
操作简单类似针吸细胞学检查,但所用穿刺针较粗,取出物为组织块,可做病理学检查。
优点
损伤小,几乎不留瘢痕,可提供病变组织的全貌和不同组织成分的受侵程度,以及各种类型的细胞、纤维和血管之间的解剖关系,诊断准确率较高。
缺点
容易引起出血,有损伤喉返神经、气管的可能。局部有轻度疼痛。
本文系沈智勇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沈智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