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辣饮食会引发痘痘吗,为什么?
作为一个皮肤科医生,这是个颇令人尴尬的问题,因为它太简单,你要说不知道就会很难为情。当然你也可以按教科书泛泛地回答说忌一下油腻辛辣刺激饮食吧,但这样的答案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因为反例太明显----川妹子皮肤白嫩和川菜的辛辣举世皆知。其实要把这事说清非常难,全世界没有统一答案。
从个人经验讲,我是典型的混合肤质,也有过辛辣饮食及饮酒后第二天清晨粉刺全部冒头的经历,来大连的川妹子说她在北方吃一点辣就会起痘,在家怎么吃也不起,怎么解释?你可以含糊地归咎于水土不同,可西医哪有水土的物质基础!
中医认为,粉刺来自于肺火和胃火,即说从中医角度看,刺激胃的饮食,如辣椒和酒精是可以引发痘痘的。在西医教材和痤疮指南里,高脂饮食是首位的诱因,欧美人认为牛奶和咖啡是紧跟其后的危险因素,而中国版的教材和指南则把辛辣饮食列为首要刺激因素,问题来了!我们知道中文指南有个不成文的惯例是要和欧美指南保持一致,那这显著的区别,中国的制订者们是怎么想的呢?
一次开会的机会,我向制订中国指南的大咖请教了这个问题,大咖说是来自患者的自述,再问其原因,云怀疑皮脂腺存在辣椒素受体,but ,人皮脂腺为什么要预备辣椒的受体呢,还有葱姜蒜受体吗,酒精又该如何解释?还有一次全国会,有位讲者的题目是痤疮与饮食的关系,我兴冲冲去听,却只听到牛奶的IGF云云,压根没提最重要的辛辣的事,而牛奶对国人痤疮是无明显影响的,于是嗯,没有人可以问了。
一天重翻本科教材时,忽然发现其实答案就在总论里面,由三个零散的知识点组成。
1.小汗腺章节,提到进食(尤其是辛辣、热烫食物)可使口周、鼻、面、颈、背等处出汗,称为“味觉性出汗”。
2.皮肤的神经章节,提到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立毛肌、顶泌汗腺和小汗腺的肌上皮细胞。
3.皮脂腺章节,皮脂腺位于毛囊和立毛肌夹角之间,立毛肌收缩可以促进皮脂腺排泄。
You see,由事实2和3,可以推出交感神经促进皮脂腺和汗腺分泌。那现在只要把事实1味觉性出汗与交感神经连接起来,就可以解释辛辣饮食引发痤疮了,right?
这里要引入一个皮肤科书上没有的知识——星状神经节,它由第6,7颈部神经节构成的颈部节和第1,2胸神经节融合而成,在功能上属于交感神经节,广泛支配脏器,在皮肤,它掌管面颈和上胸部。看吧,从味觉性出汗的分布部位来看,应该是也只能是这个神经节段是反应的物质基础了,而痤疮的好发部位也是面部和上胸哦。而熬夜或者情绪激动后痤疮会加重,也说明了交感神经在痤疮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哦。
总结一下,刺激性饮食→交感神经之星状神经节→面颈上胸部皮脂腺汗腺排出→痤疮暂时加重。right?
既然找不到答案,就自己写一个,不知别人怎么看,反正我心里这个问题就算放下了。搞清这事有什么用吗?我们可以反推——安抚胃肠的饮食及药物,具有治痤疮的潜力,right?否则你道外国人怎么会做幽门螺旋杆菌引发痤疮的研究?
本文是史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