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生是养什么?
阴。
衰老与死亡,人类的终极课题,30岁的时候,还可以搁置问题不去想,人到40,各种衰老迹象显露出来,尤其对一个皮肤科医生来说:皮赘、脂角、白点、红点、真皮萎缩以至的皮肤细纹、上睑赘皮,逐渐蔓延开来。养生,即延缓衰老成为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市面流行的水光针,迅速补充透明质酸,可以让面部皮肤年轻几个月,但身体的皮肤怎么办,就算你能把全身皮肤打个遍,内脏的衰败怎么解决?所以保养一定是系统性的。
从宏观看,个体的衰老过程不可逆。但有趣的是,从微观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又是动态而可调节的,即微环境的“返老还童”可行。单看皮肤,想要返老还童,只要胶原和透明质酸合成增加,或分解减速,就行了。
中医理论说“阴成形,阳化气”。阴是安静平和,是迷走神经、是雌激素、是胰岛素、是喜则气缓。反之,阳是运动破坏,是交感神经、是雄激素、甲状腺素,是怒则气上,是痤疮,是口腔溃疡,也是白癜风。阴促进合成,阳促进运动和分解,所以对抗皮肤衰老萎缩即是养阴。
养阴的方法:
1.打坐
打坐是古今中外通用的养生法门,有很多称谓,
如道家的盘坐,
佛家的禅坐,
瑜伽的莲花坐,
内容都是:盘坐+冥想+深呼吸,其达到的效果都是:身体放松+头脑清空,以养生,像是三款不同logo的MP3,出自于一家代工厂。可能在发展的历史中,相互借鉴过吧,其中以道家的理论更加惊人而系统。现代医学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生物反馈疗法,腹式呼吸法等,通过放松身体和精神,来治疗高血压、焦虑失眠等神经症。上述方法非常适合现代社会紧张焦虑的都市人群,但下肢血运不畅易患血栓,固定体位会伤害骨关节,所以浅尝舒适即可,不必拘泥深究。
1.中药
滋阴类的代表方剂有左归丸、六味地黄、大补阴丸,可能是疗程和用量不足,也可能是我对中医不够虔诚,没吃出什么感觉来。
2.西药
滋阴的西药,听起来别扭,但其实还挺常用的,也有效,就是降压药,因其抑制交感而佐振迷走,故说其补阴。本人形瘦,选的是B类中的美托洛尔缓释片,比左归丸经济实惠,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体质,在ABC中选择。
讨论1. 养阴有无副作用?
道家讲究养护“精气神”,不许排精,得道的标志包括“马阴藏相、斩赤龙”,比较骇人,尚不得证实。中医认为补阴药物滋腻碍胃。而降压药的常见副作用是影响男性功能。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男人,如果皮肤水光溜滑,没痘没疖,头发浓密光泽,符合WHO对健康的诠释,也符合武则天对“面首”的挑选标准,则他可能因阴盛而对女人兴趣不足。女人因其体质偏阴,故衰老慢,平均寿命长于男性。
讨论2. 养阴与运动
因为孤阴不生、久坐伤气,所以在养阴守静的基础上,还需要适当运动以补阳气。从免疫角度看,炎症导致了组织损伤,而组织损伤启动了修复合成机制,那么我们既需要抗炎、抗氧化的方法抑制损伤(补阴以治火),但也需要适当的、健康的炎症(气)来启动合成(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运动不可过量,过劳亦伤气,是道家禁忌。适当运动,当以有氧、微汗为佳,作为养阴的补充。
讨论3. 饮食
高脂高热量饮食能增强体质,增强细胞免疫,但也容易“气有余则化火”;反之,素食或营养不良会降低体重和抵抗力,但也能降低血压血糖,适合“三高”人群。所以养生饮食当按个体素质选择,并无统一规范。
结 语
养生的方法,古已有之,但其与中医理和现代医理的联系,未见有文总结。而明理,是为找到用药作弊之法……
又:中医认为补阴最终会补到阳,因为阴阳相互转化;西医也证实B类降压药,会导致细胞免疫水平升高,即阳气提升,中西医理在此处相符。所以本文其实泄露了一个秘密,B类降压药作为气阴双补之品,可用于养生,也可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
呃,中西混谈之话,确实诡异,不知能看懂否?
本文是史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