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化道异物---都是嘴巴惹的祸
婴幼儿时期口周神经是最先发育的,所以孩子小的时候总是喜欢用嘴巴去探知世界,喜爱将东西放入口内玩耍,但是又没有正确辨别食物的能力,而容易将异物误吞,于是就出现了好发于婴幼儿时期的一种急症----消化道异物,而这种疾病的发生,都是嘴巴惹的祸。
消化道异物常见于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均因患儿不慎将异物吞入所致。部分异物吞入后停留在食管生理性狭窄处成为食管异物,可用电子胃镜取出。绝大部分异物进入胃肠道内称作胃肠异物,多数不经特殊治疗,可随粪便自行排出。但如异物过长、过大、过尖、弯曲或多角形,则不能通过幽门或十二指肠弯曲部、胃肠末端等处。一般异物只要能通过食管第一狭窄,其通过全部消化道而由肛门排出的可能性大。按异物停留的部位、时间、梗阻的程度、异物的性质所引起的组织反应而产生各种症状和并发症。临床上时常表现为消化道梗阻、穿孔和胃肠刺激征,必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将异物取出。
食管异物的症状:有明确吞入异物史;吞咽困难,部分患儿口水不能下咽引起流涎;胸骨后疼痛,吞咽时加剧,较大儿童能指出疼痛的位置,婴儿则表现为拒食,吮奶时哭、口涎外溢等现象;巨大异物可向前压迫气管后壁而致呼吸困难;食管穿孔可引起食管周围脓肿、纵膈炎等并发症,表现为发热,颈部近胸锁乳突肌内侧缘肿胀或皮下气肿。
胃内异物的症状:有误吞异物病史,绝大部分胃内异物可能无明显症状,而当锐性异物损伤胃壁时,可有上腹痛、恶心、呕吐,甚至呕血便血。
肠内异物症状:患儿可无症状,但是也可出现肠梗阻,肠穿孔,腹膜炎等症状,表现为呕吐,腹痛,腹胀,不排气不排便,便血等。
患儿有了异物史,应该及时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如为金属异物可显影,可行X线检查了解异物的大小、形状、部位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等;如异物不显影,可行内镜检查,既能作出诊断同时进行治疗。一般不要做吞钡检查,影响视野,易模糊镜头,堵塞钳道,加大操作的难度及延长操作时间。
那么儿童的消化道异物应该如何治疗呢?1.对于体积比较小、规则、可经消化道自行排出的异物,可选择继续进食,密切观察每次大便有无异物排出,一般5天内当可排出。应注意有无腹痛发生,定时检查腹部,必要时每24小时进行X线复查,直至在粪便中找到异物为止。2.对于食管异物,主张24小时内内镜下尽快取出,伴有严重穿孔等并发症的患儿,考虑外科手术治疗。3.胃内异物如体积过大、过长,估计不能通过幽门或化学的有害物品(如铅、铁、汞),应早期积极行内镜下取出。4.胃镜治疗失败,对金属异物X线随诊,观察7~10天,位置不变,应考虑外科手术取出。如为细长、尖锐异物,为避免刺破胃壁,应早期外科手术取出。5.肠道异物,如异物停留在某一固定位置7~10天,仍无变化或为细、长、尖、锐异物,或出现呕吐、腹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并发症表现,应行外科手术。
如果孩子有消化道异物,家长应该怎么做呢?1.再次向患儿确认异物误吞史,明确误吞异物的种类及大小,最好能找到相同的异物,带至医院,有医生评估是否需要特殊治疗2.询问、观察患儿有无上述症状的出现,并详细记录患儿的症状3.给患儿暂时禁饮食,切忌给患儿进食食物等方法试图将异物带下去,应该及时带患儿就诊,由医生来判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4.对于肠道异物,请家长不要给小儿服导泻药,因为泻药可以引起小儿肠蠕动亢进,异物快速在肠内移动,反会引起嵌顿,严重者引起肠穿孔。所以还是让异物随着肠道的生理蠕动排出体内为好。
本文系李虹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李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