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医生,无精子症是不是没有希望要上孩子了?
门诊常常遇见这样的朋友,多次在外院检查精液都是“无精子症”,来我们医院后就问:“医生,我是不是再也要不上自己的孩子了?是不是只能做供精了?”。今天,我来跟大伙说说令人闻风丧胆的“无精子症”。
01 什么是“无精子症”?
诊断要慎重!很多病人在一些不规范的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无精子症”。其实无精子症是指“连续间断(大于三个月)检查精液3次及以上,将射出的精液经3000克离心15分钟后,显微镜检查精液沉渣均未发现精子,同时排除不射精和逆行射精”。由于精液检测具有波动性,而且一个生精周期大概需要3个月,所以需要检测3次以上而且这个时间间隔要大于3个月。精液不单要在常规显微镜下观察,而且要在离心以后,离心沉淀里面仔细查找后才能确定是否有精子。有些病人在常规精液涂片镜检缺失没有发现精子,但离心以后在沉渣里面可以发现精子,这种情况不能诊断为“无精子症”。
02 “无精子症”的原因是什么?
以睾丸为中心,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可以有睾丸前性(主要是内分泌疾病)、睾丸性(各种原因导致的睾丸本身生精功能障碍)、睾丸后性(精道梗阻)三大类。有些往往有多种病因同时存在。
03 需要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通过精液分析,我们能了解到精液里面有没有精子或者精子质量如何,但要确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需要进一步检查。如果连续2次精液里面没有找到精子,就可以进一步检查了。
首先应详细记录病史(尤其是生殖系统手术、外伤、感染等相关病史以及是否有家族性的遗传病史),做详细的体格检查,男科B超,验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我科是每周五上午11点之前抽血,大约1个半月出结果)、Y染色体微缺失(7个工作日出结果)、内分泌(至少包括FSH、LH、T、PRL四项,一般在抽血第二天出结果)、精液进一步的分析(精浆生化:精浆果糖、精浆α-葡糖苷酶、酸性磷酸酶、精浆锌等)。
通过以上检查,基本可以知道什么病因了,根据不同的病因,我们可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04 如何治疗?
如果是内分泌疾病导致的,我们根据不同类型,可以进行激素替代治疗。随着男科显微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普及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以前不能治疗的疾病现在都获得了治愈的机会。
如果是精道梗阻了,我们可以手术再通(精囊镜或者显微手术复通),也可以睾丸/附睾穿刺抽吸取精,取得的精子用以做“试管婴儿”。也有一些遗传性疾病或者睾丸生精功能低下(生殖细胞系列的疾病)者,可以尝试显微手术取精。通过上面各种办法,只要能找出几条精子,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精子来做“第二代试管婴儿”(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孩子(无论从遗传学、伦理学还是法律责任方面,和自然生育的孩子一样)。
好了,通过上面的讲解,您是否对“无精子症”有了一些了解呢?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或者来医院就诊吧!
本文是刘光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