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吴路杨
吴路杨 副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河北 线上诊疗科

长途旅行中的“隐形杀手”——经济舱综合征

3795人已读

有这样一个“怪”病,居然是用飞机的经济舱命名,只因为有些经济舱乘客在飞行中莫名其妙的出现脚肿,甚至是在下飞机的时候突发晕厥,甚至抢救不及死亡,飞机经济舱里究竟隐藏着什么“玄机”呢?

image.png

什么是经济舱综合征?

经济舱综合征是指在长途飞行中或飞行后发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及)血栓脱落到达肺动脉引起的肺栓塞,以及由它们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简单来说,经济舱综合征其实就是发生在旅行人群中的静脉血栓症,只因为最初发现的病人大多来自乘坐比较狭窄的经济舱座位的乘客,故而得名。

image.png

然而,经济舱综合征并不是坐飞机经济舱所特有的。事实上,不论是坐飞机还是火车、汽车,甚至是在办公室里,只要是长时间坐着不动,下肢静脉都容易形成血栓,进而有发生“肺栓塞”的可能。

经济舱综合征有什么表现?

大部分的症状在飞机起飞后的24小时内即可出现,主要为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下肢肿胀、疼痛。

有些旅者在旅行结束后的几天才感觉到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这种情况多是由下肢血栓脱落至肺部引起肺栓塞而导致的。

当出现上述症状后,一定要减少活动,及时就诊,以免血栓进一步脱落,延误抢救时机。

经济舱综合征,谁最容易中招?

长途旅行,不管是坐飞机还是坐车,因为活动空间狭窄,下肢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液瘀滞,有以下危险因素的人群最容易中招:

6周内有重大外伤或手术、下肢瘫痪或石膏固定

恶性肿瘤、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肾病综合征患者

既往有脑梗塞、心肌梗死或静脉血栓病史

下肢静脉曲张、糖尿病、雌激素治疗者、口服避孕药

老年人、高脂血症、肥胖6周内产妇、孕妇等。

旅行途中如何预防经济舱综合征?

一是多喝水:喝水有助于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减少血栓的发生。

二是多活动:翘脚尖、踮脚跟、踢腿,交替做这些动作可促进小腿血液循环,每隔1~2个小时应该做做伸展肢体的活动。坐飞机或长途车最忌讳的是一上去就睡觉,坐着睡的状态不仅没有有意识的肌肉活动,连无意识的肌肉收缩也会大大减少,更容易形成血栓。

image.png

三是常抬腿:如果走累了,感觉小腿肚发胀,这是身体在提醒你该停下来歇一会儿。休息时,有条件的话应尽量把腿抬高,依靠重力作用,使小腿肚的静脉血液充分回流,预防血栓。

四是穿医用弹力袜:对于存在血液高凝因素者,穿专门的医用弹力袜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医用弹力袜从大腿到脚踝压力是逐渐升高的,因而可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五是药物预防对乘飞机超过8小时,有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者推荐出发前注射预防剂量低分子肝素作为预防措施。出发前在肚皮打一针即可有效预防血栓达12小时以上。

最后强调:如果在旅途中或旅途结束后出现下肢疼痛、肢体明显肿胀,应尽量避免活动,抬高下肢,等候医生处理,以避免血栓脱落栓塞肺动脉。如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呼救求医,以便能得到及时救治。

吴路杨
吴路杨 副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河北 线上诊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