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血管病致肢体活动不灵的康复建议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得了脑血管病导致肢体活动不灵,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负担,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便,所以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是大夫和病人以及家属的最大心愿,在这里我想说一下自己诊治这样的病人的一些体会和感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脑血管病致肢体活动障碍越早进行功能锻炼越好。所以得了脑血管病的病人在病情稍微稳定后即开始训练。如果病人不能坐起来,那就在床上锻炼翻身,抬屁股,家属给病人的瘫痪肢体做按摩,做被动的屈伸。
2如果病人能坐起来的话要病人尽量坐,刚开始病人坐不了很久就会感觉累,不要紧,那就躺下休息会再坐,其实得了脑血管病的病人往往意志消沉,心灰意冷,家属要进行鼓励,建立病人康复的信心。
3如果病人的肢体稍微有点力量的话,就让病人进行主动的肢体活动,所谓的主动的肢体活动是相对被动的肢体活动而说的,也就是让病人主动的活动肢体,家属进行协助,记住,下肢要训练病人蜷腿!上肢要训练病人伸胳膊和手指,切记!这样,让病人主动的参入康复训练,让病人的意识参入进来,由被动变主动,病人看到自己的肢体会活动,就更容易建立自信心。
4当病人的肢体有肌力的时候,要让病人学着坐到床边上,二脚着地,让病人体会脚站到地上的感觉,一开始病人会害怕,害怕摔倒,这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不要让病人摔倒,开始的时候站立的时间会很短,不要紧,慢慢来,慢慢的病人瘫痪的肢体的力量会增加,这个时候要让病人有意识的把体重往瘫痪的下肢体挪,这时候不要着急让病人走,因为腿没有力量,如果急于学走路的话,一是容易伤到病人的肌肉和韧带,二是很容易培养不正确的走路姿
5下一步就要学习走路了,刚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一定不要追求数量,要追求质量,一步是一步地走。
6肢体锻炼是非常累的,也是漫长的,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但是并不是说不考虑时间,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人肢体的恢复会越来越慢,一般来说,一个月以内会很快,一到三个月就慢来,三到六个月会更慢,六个月就会进去后遗症期,所以病人以及家属一定要认识到时间的紧迫。
7还有一点就是,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上肢和下肢的恢复速度是不一样的,下肢的恢复速度要快于上肢,下肢如果能活动,那么病人以后生活就可以自理,所以对于老年人,我建议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下肢上,毕竟生活自理对于病人家庭是最重要的。
本文是台耀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