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生素D过多症
维生素D作为机体很重要的维生素,在维持体内钙磷水平、促进骨骼正常发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是有限的,如果一次性摄入超大剂量的维生素D或者持续性的摄入过量的维生素D,将导致维生素D中毒症状。对于具体的剂量,由于个体对中毒剂量不同,差异很大。但一般每日2-5万、持续数周或数月,将导致中毒。
病因:主要是一次摄入超大剂量的维生素D或者持续服用过量的维生素D所致。有时候用维生素D用来治疗某些疾病时,有容易导致中毒症状。
病理: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增多后导致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增多,出现高血钙和高尿钙,从而使机体内血钙磷的乘积增大,达到饱和状态后出现异常钙化,由于肾脏排泄钙较多,肾脏钙化最为明显,其次有心脏、血管、甲状腺、胰腺等。对骨骼系统影响主要是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致密、增厚、增宽,部分骨皮质增厚、骨硬化。
临床表现:根据中毒症状出现的快慢,可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中毒症状主要是高血钙引起。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低热、继而出现腹泻、酸中毒等。严重者有惊厥、昏迷、甚至急性死亡。对于慢性中毒症状,全身有乏力、厌食、多尿、便秘等,局部由于异常钙化,可有不同的器官损伤表现。如肾脏钙化出现肾小管坏死和蛋白尿、血尿,长时间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肺钙化出现局部上皮细胞坏死、容易导致反复感染等。在脑、心、血管钙化,也有相应的器官损伤表现。
实验室检查:血钙常常明显升高,血磷可正常或升高,AKP多降低,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Sulkowitch尿钙实验阳性。
影像学检查:主要是骨骼系统的改变,同时可有器官的异常钙化点表现。骨骼系统可见长骨的干骺端临时钙化带致密、增深,骨皮质增厚,部分可有骨质疏松和骨硬化等改变。扁骨如颅骨出现边缘增厚的环状密度增深带,少数可有前囟和骨缝的早闭。
诊断与鉴别诊断:如果有长期服用过量维生素D的病史或者一次性超大量的摄入,结合临床症状和血钙、尿钙及影像学检查,可确诊。
治疗及预后:一旦诊断明确,首先要停止一切维生素D的摄入。如果机体有高血钙症状,还要控制钙盐的摄入,同时可采用利尿剂等方法促进钙的排泄,口服泼尼松每日2mg/kg,可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也有文献记载应用皮质酮可治疗维生素D,具体机制不明确,在上述排钙、激素应用同时,注意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对于疾病早期的治疗,可使异常的钙化灶逐渐减少或吸收,但如果成了陈旧性的钙化点后,则将导致不同的器官损害表现本文是赵国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