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分裂症是怎么一回事?
张某,男,28岁,农民,逐渐出现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发呆、恐惧,一出门就感到周围的环境全变了,别人眼神都是针对他,村里人也看他不顺眼,在背后议论他。怀疑有人要害他,吃饭时感到全身发麻,怀疑饭里被人下毒,出门感到有车跟踪他。怀疑爱人有外遇,常常自己在家中,与爱人小声说话,怕别人听见。整天唉声叹气,认为得罪了领导,认为自己心里的事情还没说出来,别人就已经知道了。这就是精神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大多在青壮年起病,起病形式缓慢,早期为敏感多疑或间伴有幻觉和妄想,幻觉大多以听幻觉为主,妄想大多以被害、关系、夸大、嫉妒、疑病或影响等妄想为主。由于妄想及幻觉而影响其言行异常,使其情感反应常与思维内容及环境不协调,病程发展较慢,早期尚能正常工作故不易被发现,常发展至影响工作生活,产生异常行为时才被发现有病。
一般人总认为,精神分裂症是心病,是“思想病”。其实不然,就像心脏病、肝炎、感冒、肺炎一样,精神分裂症也是一种“疾病”,只是其病因不清罢了。这种“疾病”表现出来的不是躯体症状,而是妄想、幻觉等心理上的症状。精神分裂症的典型表现是:妄想、幻觉、思维散漫和情感淡漠、意志衰退等症状。说得通俗些,就是无端地怀疑别人在害他,在跟踪他,在控制他。或者无中生有地,听到有人与他讲话、有人评论他的行为。
为什么会得精神分裂症?主要有内因,因为他有精神分裂症病理基因,在全世界人口中,大约1%具有这种基因,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所谓心理应激或打击,只是诱因。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诱因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患了精神分裂症,却去费力寻找这些诱因,那是白费力气。如果诱因是失恋,就此发了精神分裂症,即使让她赶快结婚,也治不好疾病。患了精神分裂症,随你怎样疏导、设法“解开心结”,也无法治好他的疾病,因为这些都只是诱因。就像用打火机点了爆竹,即使把打火机丢了,爆竹仍会在空中爆炸。所以,我们说,想要解决内因,必须用药物或其他方法解决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内因,才能使疾病好转。
但患者对本身的疾病常毫无认识,往往拒绝就医,即使家人勉强将其带至医院,大多也不愿意接近医生,不愿意诉述自身的感觉,都认为自己没有病不需要诊治,更不需要服药或接受其他治疗。此时如果家人给以迁就,往往会使疾病拖延治疗,拖延过久不治,会反复发作或逐步发展为慢性,到了疾病的晚期则逐渐变为精神衰退,此时病者变成整日无所事事的徘徊或独坐一隅,对任何人任何事物均不感兴趣,漠不关心,不与亲人来往,学习工作上毫无要求也没有什么打算,甚至连生活上必需的吃饭、喝水、个人卫生等均需别人照料。 给家属及单位的同志带来了精力上及经济上的负担,精神上带来了痛苦。所以该疾病一但发现即应及时治疗,以减少疾病的迁延与复发。
由于目前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还不明确,因此,治疗主要针对的不是病因,而只是症状。一般认为不能根治本病,但治疗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如:适应环境、缩短病程、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精神衰退等。虽然很多人害怕精神分裂症患者会无故伤人,其实他们的暴力倾向不比一般人多。精神分裂症是一个较严重的病,但三分之一患者其实生活近乎正常,另三分之一患者虽然有症状却仍可以住在家中。
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外,还应特别注重家庭治疗。因为家庭是患者的生活基地,对其影响较大,所以应同时积极配合家庭治疗,这对防止病情复发和疾病恶化能起到重要作用。在常人眼中,患者可能思想和行为都古怪,但他们同样须要尊重、爱和关怀。患者家属应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原则及方法、预后等,更应予以同情、体贴、耐心和蔼的态度配合治疗,采取合理而切合实际的方法来处理患者与家属的个人问题。家人可以提醒病人服药,病症出现时及早就医。研究证明家庭处理好,能减少病情复发,尤其是不应该羞于让患者外出,患者愈参加社交和工作,病情也愈易稳定。
本文是李作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