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肠套叠
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主要是由于肠蠕动紊乱或者局部肠管有器质性病变导致的一部分肠管进入临近肠管中,临床上出现肠梗阻症状,2岁以下婴幼儿多见,高发年龄多4-10个月,新生儿和年长儿也可发生。
症状:患儿阵发性哭闹,呕吐,排果酱样血便,腹部腊肠样包块是典型临床表现。阵发性哭闹多为患儿每隔10-15分钟阵发性腹痛,突然哭闹,拒食,几分钟后可安静。如果病情加重可能出现完全性肠梗阻症状,甚至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嗜睡,精神萎靡,高热,脱水,甚至死亡。
辅助检查:1.X线常提示低位肠梗阻表现 2.彩超是确诊肠套叠最准确,最方便,最便捷的手段,彩超上提示右下腹同心圆征或者靶环征,3.CT常提示圆形或者类圆形靶环征
诊断:病史+体征+辅助检查,诊断率较高
治疗:
一、非手术方法,病史在48小时以内,最好是在24小时以内,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腹胀、脱水等者,通常采用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术和B超引导下水灌肠复位术,两种方法,但是X线有放射危害,现被逐渐B超引导下水灌肠复位术取代,方便,安全,无辐射损伤,复发率低。
二、手术治疗,对于灌肠复位失败,或者出现穿孔,或者是患儿套叠时间较长,一般情况差,有明显腹膜炎症状怀疑肠坏死或者合并器质性病变者,选择急诊手术治疗。手术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开腹或者腹腔镜手术
复发:肠套叠有一定的复发率,文献报道手术受复发率为2-3%,彩超引导下水灌肠复发率为5%左右,空气灌肠的复发率为6-12%。临床上复套的病例,甚至多次复套的病例,通常会选择保守治疗。多次复发,怀疑合并其他疾病如梅克尔憩室、回盲部肿物的患儿,建议手术探查。
肠套叠的治疗越早越好,如果时间过久,可能会出现肠坏死,肠穿孔,腹腔粘连,感染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所以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系李延安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李延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