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复极综合征与恶性心律失常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心电图现象,可在1% ~13%的人群检测出,多见年轻男性,尤其时儿童。 心电图上出现早期复极综合征的人多数无任何不适,仅在常规体检心电图检查中发现,一部分患者可能有心慌、胸痛、心前区不适等症状。有症状的患者常常需要与急性心肌梗死、变异性心绞痛、急性心包炎和一些遗传性心律失常(如Brugada综合征和特发性室颤)相鉴别。
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特点:1,ST段的J点抬高0.1~0.4mV,多见于胸前导联;2,ST段抬高呈凹面向上,于V3导联最为明显;3,部分J点不明确而呈R波下降支粗钝或类似γ波;4,T波常与升高的ST段融合,T波增高,两支对称;5,多伴有逆钟向转位;6,运动和给予异丙肾上腺素后ST段下移或恢复正常,QT间期缩短。
曾经认为,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预后良好的心电图现象,多数人长期存在心电图上的J点抬高而不会出现心律失常,无需任何治疗。
但近年来一些研究提示,一部分早期复极综合征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相关。2008年,法国的Haissaguerre教授报道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发表在著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他们发现某些导联早期复极综合征与特发性室颤的发生相关。该研究引起了医学界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重新认识,开始警惕一些高危患者。那么,是不是所有早期复极都是猝死高危人群?回答是否定的,大部分早期复极都是良性的。哪些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是猝死高危患者呢?比如,患者曾发生过不明原因的晕厥或心脏骤停;有猝死家族史;心电图上J点抬高幅度大;心电图上广泛的早期复极现象。以上均提示,患者出现室颤猝死的风险可能性大。
早期复极综合征治疗现状:
一级预防:暂时没有一级预防的有效办法。
二级预防:1,ICD植入适用于心脏骤停幸存者;2,消融诱发室早可能是治疗药物反应差的早期复极室颤患者的潜在方法,但目前缺乏长期随访结果的证据支持;3,接受上述药物治疗并植入ICD的患者,心律失常电风暴顽固发作,也可选择左心辅助装置或心脏移植。
射频消融可能是重要的有效治疗手段。
本文是孟祥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