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敏性疾病为什么迁延难愈?
过敏性疾病在急性期是相对比较好治的,可以选择用一点抗过敏的药物,见效是很快的。但是过敏性疾病有一个问题,这个主要跟个人体质有关系——那就是容易反复发作,甚至发展为慢性的过敏性疾病。这种时候,吃西药的效果就没那么好了,因为西药有一个耐受性的问题,耐受性就是说一类药用得多了,效果会变差。所以慢性的过敏性疾病,改善体质才是治疗的根本。今天,李荣群医生通过两个病案讲解改善体质在治疗慢性过敏性疾病中的重要性。
李荣群医生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内科,临床上面比较擅长免疫系统的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比较“泛”,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免疫性的皮肤病,比如湿疹、荨麻疹等。
他说“来我这里看病的每一个人,我都会详细的为他记录完整的病案。首诊,复诊都记得清清楚楚,病人一来,我便调出他的个人‘档案’:既往史,诊疗经过及个人体质,脉证分析,治法用药便能全部了然于胸。”所以李荣群医生看病,总是带着一台笔记本电脑,里面按照姓氏的拼音顺序整整齐齐排列着病案文件夹,是他最为宝贵的资料。
李荣群医生除了看病,还要带研究生,经常要对病案做回顾性、大数据的分析,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些病案就成为了样本来源,“我在学校带的是《伤寒论》,接触的病案多了,上课的时候就更加生动。”
发病原因 |
对于过敏性疾病而言,致敏原是诱发过敏性疾病发作的重要因素,主要是一些外源性物质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等途径进入机体。临床常见的致敏原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吸入类致敏原:体质敏感的人经呼吸道吸入空气中的各种花粉颗粒、粉尘、尘螨等致敏原刺激后,可能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咳嗽、气喘等过敏症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体质敏感的人外出时应该佩戴口罩,减少与污染物和致敏原的接触;及时清洗衣物、鞋袜、被褥和地毯等尘螨可能的滋生的物品。
2、食物类致敏原:有些体质敏感的人在食用了海鲜、奶制品、豆制品、鸡鸭肉、牛羊肉等食物后,会出现荨麻疹、皮疹、呕吐、腹泻、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等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因此,我们要避免食用这些引发过敏反应的食物,同时还要经常性的清理存放食品的场所,避免会在此滋生大量细菌,也可能诱发过敏性疾病。
3、接触类致敏原:各种洗发水、化妆品、金属饰品、装修材料等是最常见的接触类致敏原,其成分多为复杂的化学物质。人们在接触到这些致敏原后,会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多种过敏症状。因此,人们在选择日常生活用品、佩戴金属饰品、装修房屋时,要尤其谨慎,避免诱发过敏反应。
因此,对于体质敏感的人群,不仅要认清以上常见的三大类致敏原,而且要警惕在外出、饮食或其他环境中接触到致敏原,避免诱发过敏性疾病,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扰。体质敏感者若出现皮肤红肿、瘙痒,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切忌自己抓挠或者随便服用抗过敏药物,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防止疾病加重。
病案举例 |
1、慢性过敏性皮肤病疾病
三年前诊治过一个企业家,经济条件很好,移民到了加拿大。到那边之后,过敏性皮肤病就开始发作了,国外医生给他开了内服的西药和外用药膏,开始有效,但后面效果就慢慢减退,直至全然无效。皮肤病对器官、生命并没有太大威胁,但发作起来瘙痒难忍,常令他寝食难安。后来他索性回国,经好友介绍慕名来名中医馆找李荣群医生就诊。
他的病灶在双侧手臂上,对称分布,病变局部皮肤肥厚、增生、质地变硬,以渗出为主,瘙痒剧烈,红肿伴抓痕,舌红苔黄腻,脉弦。经过详细问诊之后,开了一个星期的中药。7天后复诊,渗出性的水已经没了,效果非常明显。坚持吃了6个疗程的中药,双侧手臂完好如初。后来对他做跟踪回访,一直没有再复发过
三个阶段调整体质——避免过敏性皮肤病反复发作
第一阶段,是以渗出物为主的皮肤病,主要是红肿、瘙痒,与之对应,我们要祛湿、清热解毒,先把症状控制住。这个阶段可以选择五苓散,或者黄连、黄芩、乌梢蛇、淫羊藿这些祛湿解毒的中药。
第二阶段,表现为皮肤的干燥、皲裂,这个阶段,渗出物已经基本没有了,红肿的情况也减轻了,这时候要以养血祛风为主,因为体内的毒素已经排得差不多了,但是邪去正未复,所以会出现干痒、皲裂,这时候运用增液汤加减,给皮肤补充营养,修复皮肤。
第三阶段,干痒、皲裂的情况都比较轻微了,但此时仍不可轻易中断治疗,中医讲求固本培元,还要补益肺、肾,继续扶正固本,防止其日后再次发作。在中医看来,肾为先天之本,肺开窍于鼻,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因此,固护肺肾尤为重要。同时,这一阶段也是调整体质的关键阶段。
这样三个阶段下来,病人的过敏体质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过敏性的疾病自然也就不会反复发作了。
2、过敏性鼻炎
即使再忙碌,李荣群医生还是会坚持每周为同学们免费义诊,在前来就诊的同学中,不乏过敏性鼻炎的同学,每年天气一转凉,过敏性鼻炎便开始发作,反反复复,早上刚起床或者稍微受风便要打几个喷嚏,整日鼻塞,流清涕,精神萎靡不振,不思饮食,舌淡苔薄白,脉浮。时间一久,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
诊治过一位同学,患过敏性鼻炎五年,鼻塞鼻痒,打喷嚏,流眼泪,流鼻涕,头晕头胀,常在春季发病,嗅觉减退,有明显花粉过敏症状。自发病以来,畏风怕冷,精神萎糜,记忆力减退,睡眠不佳,舌淡苔白,脉浮。检查:下鼻甲肿大,鼻粘膜灰白,鼻道有大量水样分泌物。
两个阶段调整体质——避免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
第一阶段:发汗利湿,宣通鼻窍。就上述同学的症状而言,中医辨证论治当属风寒束肺证,常规治疗当用麻黄、桂枝发汗解表;苍耳子、辛夷、细辛宣通鼻窍;泽泻、茯苓、白术利水渗湿。但是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的本质在于由机体接触到过敏原后所产生的排斥应激反应,过敏性体质是其根本,因此我会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土茯苓、蝉衣等具有免疫抑制及抗过敏作用的中药。在经过第一阶段治疗后,整日鼻塞、流清涕、易打喷嚏等症状就基本消失了。
第二阶段:固本培元,补益肺肾。在上一阶段治疗的基础上,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基本消失,但要想彻底将这一疾病治好,让它不再复发,就要从根上去扭转患者的过敏性体质,这一阶段与治疗慢性过敏性皮肤病的第三阶段相类似,在此就不做过多论述。
小结 |
在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过敏体质的纠正,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分阶段治疗,这是非常重要的。试想,同样的环境下,为什么有的人经常过敏并且很严重,而有的人几乎从不过敏,这就是体质差异,中医的治 疗不只是局限于将患者目前的皮肤病、鼻炎等疾病治好,更重要的是通过 分阶段的治疗后,改善患者自身的过敏性体质,从而真正从根上将过敏性
疾病治愈。通过中药的调理,把这种偏性的体质调整、纠正,所谓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这个意思。
本文是李荣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