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青少年进食障碍有哪些临床表现?
生活中的吃喝拉撒睡看起来平平常常,让大家不禁产生疑惑。很多人都认为不吃东西是因为不够饿,哪里会有人把自己饿的病了呢?心理问题可以导致人们出现各式各样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异常,进而导致相应的躯体反应。进食障碍正是这样一组疾患,患者往往存在强烈的心理因素,在进食上的表现与正常人明显不同。这一类患者往往不能通过检查获得有躯体疾病的证据,但是却存在拒绝饮食、反复呕吐等进食问题。
1.骨瘦如柴的菲菲为什么还嫌自己胖?
近来菲菲的妈妈发现她比以前更瘦了,自从菲菲上了初中二年级就不好好吃饭,饭量明显减少了,有时候说自己不舒服只吃一点水果。不但体重比以前下降了不少,菲菲的话也变得少了起来。妈妈起初以为菲菲身体不舒服去做了消化系统检查,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医生和妈妈分析是菲菲上初中以后学习压力太大导致的。担心菲菲学习累又长身体,营养跟不上,妈妈就做菲菲爱吃的东西。也按照医生所说的给菲菲吃促进食欲、改善消化的药,也没有什么改善。妈妈也很奇怪,找菲菲谈了好几次话,可她都说没事,是妈妈瞎操心。可是妈妈看到她吃的东西越来越少,而且越来越挑剔,只要有一点油星的菜就不吃了,只吃一点素菜和米饭。家里人看软的不行,只好严厉的要求菲菲吃饭。没想到,这几天吃饭的时候菲菲都要把饭拿进房间里去,不愿意和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妈妈等菲菲上学后在她的房间里发现她把每天端进去的饭都偷偷倒进了垃圾桶。眼看着菲菲的体重瘦到了82斤,面如菜色,妈妈着急的又是责骂又是劝说,菲菲委屈的哭着说:“我这么胖,为什么还要我吃那么多?”妈妈被菲菲的话吓了一跳,这么瘦的孩子怎么还会觉得自己胖呢?左思右想后妈妈带着菲菲来到精神心理科的门诊。门诊的洪医生见到了菲菲,仔细询问了菲菲的状况。原本的菲菲一米六二的身高,体重一百零二斤,是很匀称的体型。刚上初二的时候,在一次体育课上好朋友雯雯看着穿运动衣的菲菲说了句“呀,菲菲,没有看出来呢,你还挺胖的。”菲菲听到这句话后回家照照镜子,越看自己越胖,越觉着自己胖心里就越难过。于是决定开始节食减肥,起初怕被妈妈发现,每一餐只少吃一点,可是体重变化的不明显,于是自己就开始撒谎说自己胃不舒服,把饭量减到了正常的三分之一。菲菲的体重下降到九十六斤了,有些同学见到后就夸“菲菲,你现在瘦了比以前看起来好看呢。”菲菲更是不愿意吃饭了,觉得再瘦肯定就更好看了。为了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菲菲对吃的东西进行了划分,高热量的食物,例如油炸的、肉食等是坚决不吃,只允许自己吃一点米饭和少量的菜,吃的时候要慢慢的咀嚼,避免吃的多。如果多吃了一点,菲菲会觉得自己就胖了,会让自己吐出来。因为每天吃的太少,菲菲上课总是昏昏沉沉的,精神集中不起来,做作业、运动都没有精力。好朋友们看到骨瘦如柴的菲菲,担心地询问菲菲是不是生病了?菲菲说自己没事,在减肥而已。好朋友们就劝她,让她好好吃饭。菲菲很生气,觉得好朋友也不理解自己,就不愿意和大家玩了。老师发现她成绩下降了,也开始找菲菲谈话。老师的责备让菲菲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越看越胖。由于长期饮食的不健康,菲菲的胃也变得不听话,只吃一点东西也会难受。可是爸爸妈妈却不像一开始能容忍她的吃饭习惯了,开始逼着她吃东西。于是她决定不吃东西,开始把每一天的饭菜偷偷倒进了垃圾桶。
洪医生听完菲菲的话,告诉妈妈,菲菲得了神经性厌食症,属于进食障碍。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表,特别是女孩子更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时尚媒体的引导,以瘦为美的审美观点会影响青少年对于美的判断。菲菲也认为瘦就是美,内心里非常恐惧自己变胖,这是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显著的特征之一。因此她才会从一点点的减少摄食到最终拒食的方式来减轻体重。也有的患者不仅通过饮食来控制自己的体重,还会采取过度的活动消耗热量或者服用药物抑制食欲、影响吸收来避免自己体重增加。常见的厌食症患者一般都是女性青少年,患者会全然不顾事实地认为自己过胖,即使自己已经骨瘦如柴,这种现象是一种体像障碍。许多人会好奇为什么厌食症的患者明明已经体型消瘦,甚至到丑陋的地步,却拒不承认。正是因为厌食症的患者缺乏了对自己体态正确的评估能力。因此患者为自己制定的标准体重会明显低于正常体重,对于部分患者只有看到自己的体重不断下降才会得到安慰。厌食症的患者长期限制自己进食或者采取呕吐、导泻的方式减轻自己的体重,会造成对正常饮食所带来的享受和满足感的缺乏,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症状。然而进食的明显减少不仅会引起生理性紊乱,还可以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案例中菲菲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以及追求减轻体重的行为,不仅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还造成了自己缺乏精力完成日常的生活学习。正常的生活功能损害所带来的压力恶化了菲菲的不良情绪,加重了病情。
菲菲的妈妈听了洪医生的分析,终于明白了菲菲为什么总觉得自己胖。洪医生一边安慰着菲菲的妈妈,一边讲“进食障碍不仅包括了像菲菲这样的神经性厌食患者,还有其他的类型,例如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的呕吐等。”
2.冉冉为什么吃不够?
冉冉就是洪医生以前接诊的一位神经性贪食患者。今年15岁的冉冉是一名高一新生,刚来到新的环境里,冉冉很多事情都不太习惯。因为住校,冉冉要照顾自己的起居,还要适应新的同学,然而最令冉冉头疼的事情是学习。冉冉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重点中学,同学们以前的学习成绩都不错。刚开学不久,冉冉就发现大家学习非常刻苦,自己的舍友常常自习到晚上11点才回来休息。上课的时候,对于老师的提问,冉冉答不上来的问题,别的同学却能回答出来。这让冉冉觉得很羞愧,认为自己没有别人聪明。冉冉回家的时候告诉妈妈自己对学校的生活适应的比较慢。妈妈也没有在意,说过段时间总会好的,是冉冉想的太多了。妈妈还说冉冉:“你这么大的孩子了,人家女孩子都挺爱好的,你现在上了高中,也是大姑娘了,自己是不是该注意下仪表,少吃点,减减肥呀。”冉冉看看自己,确实比起其他的姑娘略胖了点,更是羞愧,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人。回到学校以后,冉冉决定一定要减肥,可是考虑到自己还要增加学习时间,于是冉冉就给自己制定了节食计划。甜食是不能吃了,自己爱吃的冰激凌只能看看吧。排骨、炖肉冉冉也不许自己吃,每一餐不能吃饱。可是上课的时候肚子就饿得难受,自习也没有精力看书,冉冉的心情真是糟透了。饿的受不了的时候冉冉就大吃一顿,这种感觉好极了。吃东西的时候自己心里的怨气就得到了疏泄。不用控制食量,不管吃下去会不会胖的的感觉真好。吃的越快、吃的越多,冉冉心里越是畅快。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或者饿的难受的时候,冉冉就会偷偷的躲起来,狼吞虎咽的吃东西。那种不雅观的吃相冉冉真的不愿意被人看到。吃完后,饱胀的冉冉既不舒服又怕自己变胖,就会惩罚自己把吃的东西吐出来,有的时候会吃泻药来阻止吸收。舍友们也越来越不喜欢冉冉,因为冉冉总是推脱,不和她们一起吃饭,并且一个人鬼鬼祟祟的不知道做什么。孤独的冉冉心情越来越糟糕,却渐渐发现这种行为变得自己也不能控制,发作越来越频繁,每次吃掉的食物是正常的饭量3、4倍还要多。不仅如此,冉冉还把平常不让自己吃的那些都拿来吃,冰激凌一次可以吃5.6个。一直吃的撑到嗓子眼才能停下来。冉冉通过暴食来宣泄对自己的不满,吃完了就催吐,直到自己筋疲力尽,形成了恶性的循环。每个月冉冉因为吃东西零用钱也越来越不够用,就向妈妈撒谎,说自己要买课外书、或者补课等。冉冉频繁的向家里要钱,妈妈打电话到学校证实了冉冉的谎言。妈妈质问冉冉为什么要撒谎,冉冉不敢把自己的状况讲出来,怕妈妈对自己失望。于是妈妈也不再给多给她钱,贪吃的冉冉再也无法忍受自己,走进了洪医生的门诊室。
看起来冉冉和菲菲一样,都会因为怕胖而采取节食、催吐等方式减轻体重,但是冉冉的情况与菲菲又不同,她会使劲的吃东西直到自己吃不动为止。这种情况应该属于进食障碍中的神经性贪食。神经性贪食的患者也同样常见于女性青少年,往往也存在“瘦才是美”的观念,并且会将此作为对自我的一种评价标准。比较起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来说,贪食症的患者性格因素更为明显,多为完美主义,适应能力较差,难以处理心理冲突。刚升初中的冉冉面对自己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都表现出了适应不良,但是身边缺乏了朋友和亲人的鼓励与支持,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去处理这些问题。情绪的困扰和冉冉对体型的不正确认识,导致了冉冉用暴食的方式去发泄。神经性贪食症的患者会有不可抗拒的进食欲望,常在心情不愉快的时候发生暴食。暴食是指患者吃的东西是平常饭量的数倍或更多。一般暴食后会采取呕吐、节食、服用泻药、过度运动等多种方式减肥,所以患者的体重一般正常。案例中冉冉的情绪波动更为明显,容易产生焦虑不安、孤独感等不良情绪,以进食来得到放松。可是很快就会产生因为自我放纵的内疚感和因为食物引起发胖的恐惧感,冉冉通过催吐使自己平静下来,会常常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自责和懊恼。
本文系师建国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师建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