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金山 三甲
张金山 副主任医师
太和县中医院 风湿科

骨关节炎“十问”

1527人已读

关节炎俗称骨质增生或骨刺,多发生于中老年人,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50%,疼痛为主要症状。谈起骨关节炎危害,除疾病本身危害外,过度治疗有时造成的危害更大。此文就从科普骨关节炎病因、如何发病、治疗方法、如何防治等入手,带你认识真实的骨关节炎

一问:什么是骨关节炎

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和关节边缘增生为特点的退行性关节病。简答理解,就是“关节衰退了”,如关节软骨退变和关节边缘增生为关节结构的衰退,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为关节功能的衰退。

二问:骨关节炎的病因?

关节炎病因分两个方面,一是年龄因素导致的关节退变,关节结构的老化,即“关节老了”,二是肥胖、负重等力学因素导致的关节劳损或损伤,即“关节累了”或“关节伤了”。退变因素也好,力学因素也罢,殊途同归,结局是关节功能减弱,出现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

三问:骨关节炎如何发病?

发病部位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关节结构的形态改变,形态改变主要是关节软骨退变(含半月板)和关节边缘增生,二是非关节结构的功能改变,功能改变则指关节周围组织(肌肉韧带)的力量减弱。关节形态的改变导致关节整体承重能力的失衡和降低,继而增加关节周围组织的代偿负荷,当代偿超过适应强度时,关节的自身结构破坏就会加速,如此形成恶性的病理循环,共同促进骨关节炎的发病。

四问:骨关节炎有哪些临床症状?

关节炎发生在膝,称膝骨关节炎,症状主要是上下楼梯或过度劳累时关节疼痛,休息可减轻,有时可听到关节活动的骨擦音,随着病情的发展,正常行走时出现疼痛,下蹲困难,严重患者关节呈内翻外翻畸形,老百姓称之为“罗圈腿”。骨关节炎发生在手,称手骨关节炎,出现手关节僵硬疼痛,稍活动后减轻,但过度用手疼痛加重,随着病情发展,手关节膨大畸形,易误诊类风湿关节炎。发生在脊柱,症状主要是腰背部疼痛,活动不利。

五问:骨关节炎的主要危害?

(一)疾病本身的危害:主要是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对患者生活的影响,早期影响较小,过度使用关节时才出现疼痛,后期影响则较明显,不能正常行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二)治疗带来的危害:主要是治疗药物带来的危害,由于骨关节炎尚无根治病因的药物,使用的药物多以对症治疗为主,此类药物主要是止痛类药物,长期使用除出现胃肠道损害等副作用,还会掩盖病情,误导疾病判断。

六问:如何认识骨关节炎的药物治疗?

关节炎的治疗药物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止痛药)、硫酸氨基葡萄糖、盐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玻璃酸钠和一些中成药。上述药物分为两类,一类以止痛为目的,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美洛昔康、洛索洛芬钠、塞来昔布等。另一类以改善关节软骨代谢为目的,主要是氨基葡萄糖类药物、硫酸软骨素、玻璃酸钠。以缓解疼痛为目的的药物不改变病情进展,改善关节软骨代谢的药物似乎适合骨关节炎的治疗,但遗憾的是,临床使用效果并不甚理想,长期使用的收益不大,这也是关节置换手术率增高的一个因素。

七问:如何认识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

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关节置换术,就是对失去正常关节结构的病变关节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借以恢复正常的关节结构,进而行驶正常的关节能功。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关节结构严重破坏的后期病人,避免手术的唯一有效方法是在疾病的早期进行合理的干预,避免关节结构的进行性破坏。

八问:如何做好骨关节炎的治疗?

(一)了解骨关节炎“发生三步”

关节炎发生分三步,第一步是退变、力学因素启动了关节形态和功能的改变,第二步是关节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形成了骨关节炎的恶性病理循环,第三部是恶性病理循环致使关节形态和功能的致残性破坏。

(二)把握骨关节炎“治疗三策”

1、上策----针对退变、力学因素,在疾病早期做好干预。

1)减轻关节负重是前提

减轻关节负重是治疗骨关节炎的前提条件,应贯穿治疗始终,如能在早期关节结构未明显破坏之前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合理减轻关节负重,则能明显延缓病情的发展速度,改变疾病结局。

2)持续功能锻炼是关键

关节炎属全关节病变,除关节外,尚伴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的系列改变,因此,合适的锻炼能提高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的负重能力,平衡关节功能,发挥积极的代偿作用,对减轻关节负担、改善关节疼痛症状、控制病情进展非常关键。

3)改善软骨代谢药物是辅助

硫酸氨基葡萄、盐酸氨基葡萄、硫酸软骨素、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和一些中成药属改善关节代谢的治疗方法,可作为辅助治疗推荐,但临床的有效性缺乏有力证据支撑,不推荐作为核心治疗

2、中策:策略性干预骨关节炎的恶性病理循环,既延缓病变发展,又不过度治疗,掩盖病情。

最难的是做好中策,既延缓关节病变发展,又不过度治疗,延误病情,应把握如下原则。

1)继续坚持上策为治疗基础

此阶段单独依靠生活方式调整往往不能短期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需依靠药物或其他方法来减轻疼痛,但不宜长期应用,避免掩盖病情,待疼痛控制稳定后,仍应以上策要求的内容为主要的维持病情方法。

2)合理的使用对症治疗药物

①对症治疗,使用不当则是“掩盖病情的治疗”

关节炎病因为年龄、负重、肥胖,针对年龄,无法用医学措施干预,所以减轻负重、控制体重才是骨关节炎“病因治疗”,而用止痛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控制疼痛症状只是“对症治疗”。“对症治疗”如果没有建立在“病因治疗”基础之上,长期应用的结局必然是掩盖病情和出现药物副作用,也就成了“骨关节炎的另一种危害”。

对症治疗,使用得当则是“帮助病情的治疗”

除负重和肥胖外,年龄是骨关节炎发病的关键因素,而“病因治疗”的手段主要是减轻负重、控制体重,年龄因素无法干预,所以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控制疼痛症状的“对症治疗”也是骨关节炎的重要治疗方法。但不应长期应用,应是建立在“病因治疗”基础之上的“对症治疗”,短期合理应用则是“帮助病情的合理治疗”。

3、下策----人工关节置换替换致残关节,恢复正常关节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保的全覆盖政策,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人越来越多,有的医院甚至有单独的关节外科,年手术量过千人次。但这种现象应值得我们反思,说明骨关节炎在预防医学方面做的不好,疾病没有在早期合理干预,只重视对一个致残的关节进行手术,对于骨关节炎病人,手术很成功,但对于骨关节炎,我们做到的只是“下策”而已。

(三)贯彻骨关节炎防治四点原则

四点原则即“疾病早期重视、关节负担减轻、关节功能锻炼、使用药物合理”,要求疾病早期要重视预防,减轻关节负担,科学合理进行功能锻炼,根据每个阶段病情合理选择药物而不依赖药物。

九问:如何做好骨关节炎日常生活养护?

1.注意关节保暖:穿长裤,老人可以用护膝;

2.劳逸结合:避免关节过度负重,长时间处于一个体位(特别是小于90度),不要久站、久坐;

3.减轻体重:对于肥胖患者应节制饮食,减轻体重,减少关节负重;

4.对于不良姿势尽量纠正:严重病人应使用拐杖,减轻关节负重;

5.加强关节周围软组织锻炼。

十问:如何做好骨关节炎患者科学锻炼?

关节炎患者应避免长时间跑步、快走等锻炼方式,避免长时间站立、负重,避免爬山等户外运动。

针对膝骨关节炎,做以下几个动作,可以达到锻炼肌肉的效果,这就是中医说的“筋束骨”,骨头不行时,可以通过锻炼肌肉来弥补骨头的不足:

一摸:从大腿根开始,像做按摩一样,一直到脚踝,做一分钟。自我按摩可以让肌肉血液;

二揉:坐在床上腿伸直,两手上下揉动膝盖;

三绷:交替将股四头肌不断的绷紧、放松(每侧绷紧的时间保持30秒,交替进行),连续10分钟。

四勾:勾踝关节,腿绷直,尽量使脚尖对着鼻尖,勾的时候膝盖及整条腿的的肌肉都用力(跟着运动)。

五伸:腿绷直,脚尖前伸,尽力使脚尖和腿在同一直线上,伸直的时候整条腿的肌肉处于用力状态。

了解骨关节炎“发生三步”,把握骨关节炎“治疗三策”,贯彻“疾病早期重视、关节负担减轻、关节功能锻炼、使用药物合理”四点原则,最终达到既延缓疾病进展,不出现疾病本身危害,又不过度治疗,出现治疗性危害,是此“十问”之目的。医者努力,患者用心,科普搭建,其利断金,与骨关节炎病友共勉。

张金山
张金山 副主任医师
太和县中医院 风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