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许俊堂 三甲
许俊堂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和那些能救命的措施

5811人已读

一、两种心肌梗死,一种心肌要死,都是要命的事儿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脏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破裂,破裂后形成血栓,血栓将冠状动脉血流完全阻断,导致该支冠状动脉血管供应区域心肌血流灌注中断,导致心肌严重缺血和发生坏死的临床疾病。

根据心电图,现在的急性心肌梗死分为两个类型,一类表现为梗死部位ST段抬高,称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医生经常直接称为STEMI。另外一类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一般心肌坏死的面积较小,但临床危险程度不低,可以发展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甚至导致猝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需要结合既往病史、临床胸痛症状、心电图和化验血肌钙蛋白后才能确定。肌钙蛋白是心肌坏死敏感和特异的指标。典型发作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没有ST段抬高,如果肌钙蛋白升高,临床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临床上有一种心绞痛应该引起所有人重视,以往曾经被称为心肌梗死前心绞痛,现在叫做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其发作表现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初发劳力性心绞痛,也就是以前没有,最近新出现的活动后胸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以前就存在,是稳定性心绞痛,最近发作频繁了、症状加重了、诱因更不明显或者发作的阈值降低了,自觉不自觉减少活动或者运动量或者运动的强度;第三种是休息胸痛,活动的时候疼,不活动也有心绞痛发作,很显然,休息胸痛最厉害,最危险。

急性心肌梗死(包括STEMI和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都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尽管临床表现不一,但都十分危险甚至危及生命。

二、严重胸痛怎么样能救命

医疗系统(急救系统或者急诊室)接触到严重胸痛患者后,应在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检查和初步诊断是否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如果临床可疑,心电图没有ST段抬高,必须检测肌钙蛋白。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了,当务之急开通血管,恢复血流,才能挽救心肌和生命。如果30分钟内开通,心肌甚至可以不发生坏死;如果3小时之内开通,挽救的心肌和生命最多,也就是说,这3小时是黄金时间,心肌坏死和人死大多发生在这段时间。过了3小时很多心肌都坏死了,很多人也都过去了,但在48小时之内开通血管,仍能够挽救一部分心肌,救活一部分患者,尤其存在活动缺血、临床不稳定的高危患者。

开通血管也就是再灌注治疗的手段包括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干预(PCI),也就是我们大家讲的扩血管和放支架,第二种就是溶栓。直接PCI血管完全开通率在90%以上,临床预后更好,但需要的条件高。溶栓临床开通率在50-70%之间,许多患者存在溶栓的禁忌,颅内出血发生率在0.5-1%,主要适用于没有介入干预条件的情况,再就是2小时之内不能实施PCI的患者,先溶栓,后再介入干预。先请记住,即便溶栓成功,所有STEMI患者都应该转运至能介入干预的医院,并在溶栓后2-24小时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和可能的介入干预;溶栓未成功者,应尽早进行补救性的PCI措施。有些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发现介入干预做不了,冠状动脉搭桥也是再灌注治疗的措施之一。

从心肌梗死症状发作到导丝通过病变和开通血管,这段时间称为总的缺血时间。总的缺血时间越短越好,任何延误都是心肌和生命的损失。心肌坏死越多或者梗死面积越大,心脏功能越差,住院并发症越多,住院时间越长,花费越大,出院后心衰发生率更高,生活质量更差,寿命更短。

血管开通或者再灌注治疗的延误分为病人延误,急救系统延误,这两者为院前延误,到达医院以后的延误称为系统延误。

剧烈胸痛发作一定要想到可能发生了心肌梗死或者其他严重情况,如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心肌梗死胸痛的特点是严重和难以忍受,性质多为压榨样或者窒息样,可以向肩臂部放射,有的像胃痛一样,还有的表现为牙痛、嗓子痛或者发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缓解不明显甚至还加重,往往伴随气短、无力、冷汗,有的出现头晕,恶心和呕吐也较为常见,严重者发生晕厥甚至猝死。

严重胸痛含服一片硝酸甘油不缓解,一定先给急救中心打电话,而不是先联系家人或者自己认识的医生朋友,免得延误时间。交通拥堵是急救系统延误的主要原因,冠心病或者心肌梗死高危患者住在医院附近是要考虑的事情。急救系统院前诊断心肌梗死和启动介入治疗程序,将患者直接送到具备24小时×7天介入干预条件的医院,最好绕过急诊室直入导管室,这样能够节省大段宝贵时间。

到达医院确立心肌梗死诊断之后,患者和在场家属一定接受医生建议,及时签字行介入治疗。怀疑和犹豫不定,联系家人和等待家属,没完没了的咨询等等,都会丧失宝贵时间,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甚至病情无法挽救,不见血的教训数不胜数。

呼救急救系统和由急救系统送达医院治疗不但节省时间,还有另外两个明确的好处。心肌梗死有一半以上的死亡发生在院外和到达医院之前,几乎都死于室颤,也就是猝死。急救系统能够及时实施心脏除颤和进行心肺复苏,能够挽救绝大部分室颤和猝死的病人。对于不能及时到达治疗和开通血管的情况(超过2小时),急救系统还可以在急救车上实施溶栓治疗,更早开通血管,挽救更多心肌,和及早脱离危险。

所有人都应该学习如何判断猝死和呼吸心脏骤停,学会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在公共场所增加体外自动除颤器(AED)的布置,让多数人掌握AED的使用。去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CCU收治了一例心肌梗死猝死患者,妻子和儿子共同努力,呼叫120后,一个做心脏按压,一个做人工呼吸,持续20多分钟后急救人员赶到,迅即实施电除颤,患者很快恢复心律和意识,到我院后成功实施PCI,放了两枚支架,今年前不久,老爷子因为心功能不好又住到我们CCU,出院后继续在我院就诊和随访。

2.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那些心电图ST段不抬高,但肌钙蛋白升高,而且病史及临床症状符合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就像小地震,预示着大地震(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随时可能发生。极高危病人,如严重胸痛伴明显ST段压低,血压下降,缺血伴心律失常,出现心功能不好的病人,应该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一样紧急处理,单纯药物治疗是管不住的,否则“大地震”真的就要来了。

3.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就像地震前活跃的地壳活动,或者就是一系列小地震,虽然没有什么损失(心肌坏死),肌钙蛋白也不高,下面要发生的可能就是可怕的大地震。很多心肌梗死发生前并无先兆,甚至以前从未发生过心绞痛,没有诊断甚至没有怀疑过冠心病,第一次胸痛就是心肌梗死了,这样的心肌梗死最凶险,也最容易耽误。存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某种意义上还是好事呢,为什么啊?这是预警信号啊,你懂的,而且你听说过缺血预适应么,先前有缺血和心绞痛发作的患者,一旦发生心肌梗死,还会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呢!

这么多年来,看我门诊很多朋友都是这种情况,初发或者恶化劳力性心绞痛,有的都伴有休息胸痛了,多数都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了让他们住院,真是苦口婆心,有的病友甚至开始怀疑医生有问题,结果呢,这样的患者一做冠状动脉造影,个个都是大问题,真是有惊无险啊。说起来,我还真的因为这种坚持或许出于自信,结识了几个患者朋友呢,他们内心的感激和钦佩还真的让我觉着当医生挺伟大的,先不说挣多少钱吧!

三、心肌梗死能救命的那些事儿

1. 严重胸痛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不缓解或者加重,应该立即呼叫120或者999,而不是先联系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甚至医生,也不是再含服硝酸甘油

2. 不可打车或者乘自家车,当然更不能自驾车了,那不是找死么

3. 学会微信发手机定位,这样急救车很容易找;不要锁门,否则人家怎么进来

4. 就地卧床休息,尽量保持情绪稳定,等待来人救援; 最好侧卧,避免因呕吐误吸而窒息;如可能尽量除去上身衣物,取下假牙和饰品

5. 如果身旁有人突然抽搐和意识丧失,呼吸、心脏骤停,除即刻呼叫急救系统,应立即进行有效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前叩击也可能有效;如果旁边有体外自动除颤器,应立即实施心脏除颤

6. 含服硝酸甘油有效且没有不好方可再服,间隔5分钟,总量最多不超过3片,缓解后及时到医院就诊

7. 不稳定性心绞痛也必须住院,而且应该也住CCU

8. 住得离医院近点儿,或者交通方便的地方

9. 没有硝酸甘油也没有关系,不会因此增加或者减少风险;也不要指望什么“救心、保心“的丸散膏丹什么的

10 .介入治疗(PCI)对于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高危病人是救命措施,别耽误时间,别浪费健康和生命

11. 不懂、不知道怎么做就听医生的,但自己也要承担风险

12. 医学不是万能的,都做好了也不一定活命,记住:争取时间,做正确的选择

本文系许俊堂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许俊堂
许俊堂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