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Butterfly Effect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的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病例
患者:徐某,女,42岁,长春人。
主诉:右肘疼痛1周。
病史:1周前提重物时拉伤致右肘疼痛,继而右上肢肿胀、发凉,休息后未缓解,经人介绍来诊。
现症:右肘疼痛、右上肢肿胀、发凉。
问:能否指出具体疼痛位置?
答:能。(指于肱骨外上髁及其与尺骨近端桡侧之间)
查体:颈椎向右侧屈,右肩柳肩(肩胛骨下回旋),右上肢肿胀,皮肤苍白,皮温略低,右侧前、中斜角肌紧张,右侧Adson试验(+);右前臂旋前位,被动旋后疼痛,肱桡关节处压痛(+);右侧肱骨外上髁压痛(+),抗阻伸腕试验(+);右侧肘肌肌腹处触及米粒大小结节,压痛(+),向肱骨外上髁处放射。
诊断:胸廓出口综合征(右)
肱桡关节错缝(右)
肱骨外上髁炎(右)
肘肌损伤(右)
讨论:
右上肢发凉、皮肤苍白、怕冷,考虑动脉受压,供血不足所致,颈椎向右侧屈,考虑斜角肌紧张,锁骨下动脉受压,推测右手提重物时,打破了身体的左右平衡,使脊柱向右侧屈,为保持脊柱直立,特别是头颈的直立,颈椎向左侧屈,导致右侧斜角肌被拉伤,以致颈椎保护性向右侧屈,右侧前、中斜角肌短缩,使经过前、中斜角肌间隙的锁骨下动脉受压,供血不足,出现肢体发凉,怕冷,皮肤苍白,查体右侧前、中斜角肌紧张,右侧Adson试验(+),初步诊断前中斜角肌综合征;右上肢肿胀,且观其为柳肩(肩胛骨下回旋)体态,考虑静脉回流受阻所致,提重物时,重力通过上肢作用于肩,肩胛骨下回旋,带动锁骨肩峰端下移,使锁骨与第一肋的间隙变小,以致连接锁骨与第一肋的锁骨下肌短缩,压迫经过锁骨下肌下方的腋静脉,腋静脉回流受阻,致上肢肿胀,考虑为肋锁综合征。二病合一,诊断为胸廓出口综合征。
右肘外侧疼痛,肱桡关节处压痛(+),被动旋后疼痛加重,诊断为肱桡关节错缝;右肱骨外上髁处疼痛,压痛(+),伸腕抗阻试验(+),诊断为肱骨外上髁炎;肘后疼痛,肘肌肌腹触及米粒大小结节,压痛(+),诊断为肘肌损伤;按压肘肌疼痛向肱骨外上髁处放射,无法用神经理论解释,考虑激痛点(肘肌内活化激痛点传导的疼痛和压痛局限在外上髁部位——语出激痛点手册)。
结语
人体一个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整体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影响。
本文是齐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