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友波
主任医师
南通市妇幼保健医院
儿外科
肛门闭锁的诊治
5776人已读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又称肛门闭锁症,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约3000 个新生儿有一例。由胚胎发育发生障碍引起。肛门直肠畸形种类繁多,病理复杂,不仅肛门直肠本身发育缺陷,肛门周围肌肉—耻骨直肠肌、肛门外括约肌和内括约肌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神经系统改变也是该畸形的重要改变之一。另外该畸形可伴发其他器官畸形。
临床上根据直肠盲端位於耻骨直肠肌之上、之中或之下分為高中低位肛门闭锁。在女婴常见有廔管通到会阴或阴道,男婴则常有瘘管与泌尿道相通。
表现:
1.出生后不排胎粪;
2.会阴部没有正常肛门;
3.也有婴儿会阴部存在瘘口,可以有胎粪排出。
诊断:
一、会阴部没有正常肛门;有或没有瘘管。瘘管可以与阴道,外阴,会阴或尿道相同。
二、通过倒立位腹部X光片判断高低位类型,以便确定治疗方案。
三、有瘘管者可通过瘘管造影检查。
治疗:治疗要点在于重建正常的肛门开口,并保存其大便控制力。
一、低位肛门闭锁可行一期肛门成型手术 。
二、中高位肛门闭锁可采取分期手术。现行结肠造瘘,而后行肛门成型,然后在关闭造瘘。当然如果患儿状态良好,技术及经验成熟,也可一期手术。
三、术后需扩肛6个月左右,以预防肛门狭窄。
本文是张友波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