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菲璠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脑转移瘤,不可轻言放弃

发表者:许菲璠 人已读

脑转移瘤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发病率远远高于原发性脑肿瘤,随着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以及癌症患者生存期延长,原发肿瘤出现远处器官转移,包括脑转移,将成为更为普遍的一个现象。脑转移瘤的患者及家属,面对发生肿瘤脑部转移这一状况,或者是急于求治,或者丧失治疗信心选择放弃,又或者采取非常保守的治疗。实际上,应该冷静下来,听听医生的建议,尤其是从事脑转移瘤治疗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脑转移瘤的治疗,理论和实践经验都不可或缺,精准治疗是必须遵从的理念。

这篇文章的作者张家涌主任,拥有丰富的脑转移瘤治疗经验,多年来为很多位脑转移瘤患者进行了手术,并联合放疗科专家和肿瘤内科专家,进行科学的系统性治疗。每个病人的经历对他来说都是一笔独特而宝贵的经验。希望他的心得能给正处于急切和迷茫中的你一些借鉴。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医生,顺利接受科学有效治疗。

文:张家涌

今天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的一位病人触动了我,觉着有必要科普一下。她是一个乳腺癌脑转移术后近3年的病人回来找我复查,结果非常好。听到这个结果,病人一再向我表示感谢,一是感谢我为她做的手术,再者感谢我当初手术前对她坚持不懈、反复耐心的规劝,建议她接受手术治疗。当时她已经是乳腺癌手术后4年了,当知道自己发生了脑转移时,丧失了对生存的一切希望,加之对手术的恐惧,心灰意冷地拒绝接受一切治疗。而现在她既能正常重返工作岗位,还能挣钱养家,是她当初连想都不敢想的。

随着科技水平和医疗水平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肿瘤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化,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进步,多种恶性肿瘤病人的生存期大幅延长。肿瘤的全身转移和病程长短关系密切,所以脑转移瘤的病人数量也随之增加。实际上,有20% - 40%的癌症患者在其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脑转移瘤,其发病率大概是颅内原发肿瘤10倍

由于癌症发生发展的隐匿性,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是首先以脑转移瘤的症状发病。先出现脑部症状,随着检查的深入才发现了其他器官的原发性肿瘤。从常识知道,癌症一旦发生转移,意味着肿瘤已经扩散,预期生命有限。来自大宗病例的统计结果已经证明:脑转移瘤患者如放弃治疗平均生存期仅1个月。那么,是不是对于脑转移瘤患者,既然明知病情已经到了晚期,就没必要再继续采取积极治疗或者再让患者遭受治疗带来的痛苦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针对脑转移瘤的治疗,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有相应的专业指南,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伽马刀治疗、放疗、化疗等,每种治疗方法都各有优势也互相补充。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可以大幅度延长患者的生命。根据患者的病情,最好的一组接受手术的患者平均生存可以达到19个月,甚至有生存达5年以上的个例。

微信图片_20180919215211.jp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脑转移瘤多学科会诊现场

选择何种治疗方案需要非常专业的医生甚至一个团队来完成制定,这是因为同为脑转移瘤病人,转移瘤的病理类型、部位、大小、多少以及病人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治疗方案也是不一样的。有的病人非常适合手术治疗,有的病人适合伽马刀治疗,而有的全脑放疗最好(如小细胞肺癌的脑转移)。另外,在治疗脑转移瘤的同时还要针对原发肿瘤的治疗,所以方案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综合的过程。这是精准医学的体现。任何治疗都以延长生命为目的,同时尽量不增加患者新的伤痛和残疾,这是现代医学的理念。相比生存时间,生存的质量同等重要,这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

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使治疗带来的痛苦降到最少,以开颅手术来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直接死亡率和致残率小于1%,之所以有这样的成果,在于我们对手术指征的严格把握、每一例患者术前的严格评估、手术的精细操作以及术后细心周全的护理康复治疗等等。另外非常需要让病人知道的是,开颅手术的痛苦远低于其他部位的手术,如开腹、开胸手术等。

截图00.jpg

我的相关文章链接:(点击打开)

1.听菲哥说: 脑肿瘤开颅手术的各种风险你都搞明白了么?

2.脑转移瘤:最多最致命的第一大脑癌

3.脑转移瘤最需要了解的干货(1):诊断方法

4.脑转移瘤最需要了解的干货(2):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

5.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于2017年成立了“脑转移瘤多学科联合治疗中心”,以神经外科牵头,联合放疗科、影像科、肿瘤内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为患者朋友提供最优质的医疗综合服务,如需咨询病情或准备手术治疗,请您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

1.在好大夫上直接给我留言

2.扫描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里面还有更多相关文章及我的联系方式!

微信图片_20180920175904.jpg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