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霁 三甲
李霁 主任医师
广安门医院 儿科

梦魇

1706人已读

梦魇又称梦中焦虑发作,是指小儿从噩梦中突然惊醒,对梦境中的恐怖内容能清晰回忆,并心有余悸。通常在夜间睡眠的后期发作。本病常见于5-10岁儿童,6-7岁发病率最高。有些儿童,特别是3-4岁儿童,还不能正确区分现实与梦境。实际上所有儿童至少偶尔有过梦魇的体验。

[病因]

1.心理因素 这是主要因素,睡前听紧张兴奋的故事,看恐怖惊险的电视电影,或用威胁的方式哄小孩入睡。

2.环境因素 卧室空气污浊,过热,被褥过厚,胸前或四肢过压。

3.躯体因素 鼻咽腔疾病引起呼吸道通气不畅;晚餐过饱引起胃部膨胀感以及阵发性血糖过低。

4.药物因素 一些抑制REM睡眠的非苯二氮卓类安眠药突然戒断时,由于REM反跳,导致做梦增多和梦魇发生。

[临床表现]

儿童睡眠中梦见可怕的景象或遇到可怕的事情。如突然跌落河中,或梦到猛兽追赶,因而惊醒。醒后仍有短暂的情绪紧张,不能转动,心跳,面色苍白或出冷汗等。对梦中内容尚能记忆片断。发作后依然入睡。

[临床诊断]

一.诊断标准

CCMD-3诊断标准如下:

1.从夜间睡眠中惊醒,并能清晰和详细地回忆强烈恐惧的梦境,这些梦境通常危及生存、安全,或自尊。一般发生于睡眠的后半夜。

2.一旦从恐怖的梦境中惊醒,患者能迅速恢复定向和完全苏醒。

3.患者感到非常痛苦。

二.鉴别诊断

本症主要与夜惊症鉴别。

[治疗]

一般轻症不致带来严重后果,无需特殊治疗即可痊愈。若存在环境或躯体因素时,应改善环境和消除不良因素。在梦魇发作时可唤醒患儿,应给予解释、安慰、待情绪好转后再使之入睡。对于发作频繁者,可选择中医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法,也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镇静剂,如阿普唑仑、罗拉等,睡前服用氯米帕明也有效。

[预后]

本症预后良好,随年龄增长可以减少或消失。


李霁
李霁 主任医师
广安门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