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孙兴 三甲
孙兴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肝胆胰腺外科

化疗保肝的重要性

2867人已读

药物性肝损害是化疗药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之一,其发生率居药物性肝损害的首位,对人体影响极大,也是肿瘤病人停止化疗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如不能及时纠正,患者不能耐受正常剂量的化疗,化疗药物需要减量,一些严重的患者甚至不能继续进行化疗,从而耽误患者有效的治疗。化疗前即患有肝病的患者更是如此。中国HBsAg阳性者约1亿2千万,慢性乙肝约1--2千万,乙肝肝硬化等严重肝病者众多,其它有丙型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许多肝病。因此有效控制化疗当中出现的肝功能异常及不良反应,同时进行肝炎肝硬化的治疗及化疗,是治疗过程中急需解决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临床肿瘤化疗中,绝大多数抗肿瘤药在杀伤和损害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亦产生毒性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这就是化学治疗产生毒副作用的基础。化疗的毒副作用分近期毒性反应和远期毒性反应两种,近期毒性反应又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肝功能损害是化疗中常见的近期全身毒性反应,肝脏常能适应低水平的肝毒性,当药物代谢过程中形成的毒性代谢产物超过了其安全排泄的速率时就会产生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的机制还包括药物本身的毒性、免疫过敏机制、影响肝实质摄取和干扰胆盐及有机阴离子的转运和排泄等。

临床常见的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性谷胱甘肽等可增加细胞膜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流动性,并且结合的过程并不消耗能量,起到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增强修复损伤的肝细胞,使其功能恢复正常。物理治疗设备毫米波照射免疫治疗,可对抗化疗的副反应,起到增进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脏器免受损伤,抗肿瘤等作用,如原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保肝等治疗尤为重要,故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如能联合应用保肝等治疗,可显著降低化疗所致肝功损伤的发生率,并对化疗引起的肝功能异常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孙兴
孙兴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肝胆胰腺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