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孙兴 三甲
孙兴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肝胆胰腺外科

胆囊结石术后的饮食护理

24820人已读

工作调整.jpg

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广泛应用,这种手术方式并发症少,效果确切,是目前治疗良性胆囊疾病(胆囊炎,胆囊结石)最合适的手术方法,手术切除胆囊后,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恢复,可以获得自身的调节代偿,即通过胆管的代偿性扩张,维持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胆囊基本生理功能:

一、胆囊是人身体里储存胆汁的场所,不断地将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起来,并加以浓缩,在进食的时候,胆囊通过自身的收缩,将浓缩的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帮助消化脂肪。胆囊因诸如胆囊炎、结石、息肉、胆囊癌等种种原因不得不被切除时,患者将面临因胆汁得不到调控而引起的生理状态的改变。这时,胆汁将持续进入十二指肠,从而破坏肠道理化、酸碱平衡以及菌群平衡;而在人们进食时,却又不能得到足够的经过胆囊的浓缩的胆汁来帮助消化(此时肠内胆汁酸浓度达不到临界微胶粒浓度,同时相同容量的胆汁的胆汁酸盐的含量也减少一半),致使脂肪类食物消化代谢能力下降。如果这时摄入的食物中脂肪含量较多将引起脂肪的消化不良、从而产生脂肪泻。此时亦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经过一段时间后胆总管会代偿性扩张并部分代理胆囊功能,这一过程需要2--3个月时间。因此在这一段适应的时间里,对脂肪的摄入量要加以限制,尤其是一次不能吃含太多的动物脂肪的食物。一般采用少量多餐的办法,一餐食量不宜过饱。食物内容可以是低脂半流或低脂软饭。如各种粥类、面条、面片、面包、饼干、豆腐、蛋清、去脂牛奶和低脂瘦肉、少纤维蔬菜、水果等。烹饪方法的选择,应力求清淡,最好采用清炖、蒸煮、煨汤等方法。避免油炸、烧烤、烟熏、半生半熟的烧煮方法,并尽量少用调味品,这样才适合手术后胆道功能的改变,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根据对食物的耐受情况,脂肪控制从严格每日20克,过渡到每日40克。如食后不舒服可酌情减少或不吃,经一段时间适应后再逐渐放开对脂肪食物的摄入。

二、胆囊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对胆汁进入肠道有调节功能。一旦胆囊切除,其调节胆汁排泄的功能就不复存在,胆道的生理完整性和功能协调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虽然人体内有较强的代偿能力,但是消化和吸收功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容易产生消化功能紊乱,如脂肪泻、维生素吸收不良等综合症等。胆石症患者虽然通过手术切除胆囊将结石去除,但没有改变产生结石的脂质代谢紊乱,而这种代谢紊乱还容易导致其它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因此,胆囊切除后,更应该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继续保持低热量、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胆囊切除后,体内的次级胆酸进入肠道增多,刺激结肠黏膜增生,从而增加患结肠腺瘤和结肠癌的危险性。因此,胆囊切除患者要多参加体育活动,促进肠蠕动;要多吃些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和粗粮,保持大便通畅;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多食鲜奶和奶制品,牛奶中丰富的钙和维生素AD等,能抑制或减少胆酸的分泌。

胆囊切除术后机体变化情况及饮食注意事项:

1手术术后的饮食指导:由于麻醉作用,手术需求的肌松药物使用,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尚未恢复、手术创伤应激肝脏功能受到抑制,胆汁分泌量降低,会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既往传统处理方式为术后12天严格禁食,而只给予静脉滴注补充各种热卡及机体所需水分。随着现代医学观念的不断进步、新型营养制剂的出现及营养支持措施的改进。术后麻醉苏醒后,患者清醒且能自行吞咽进食情况下,即可给予口服少量碳水化合物营养制剂,这样既能能有效缓解患者因禁食产生的口渴、饥饿、焦虑及烦躁等情况,又可减少术后胰岛素抵抗、增加糖类物质的代谢利用能力,从而减轻术后机体应激反应,进而降低机体组织分解、防治机体负氮平衡;且少量碳水化合物清流质能刺激胃肠蠕动能力恢复,进而有助于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在肠道恢复蠕动功能,肛门排气后,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增加流质饮食,可口服如米汤、藕粉、果汁等,随后再逐渐改为大米稀粥、肉粥、豆腐羹、枣泥米糊等。因地域饮食结构的差异,南方人群以米饭为主食,北方人群以面食为主食,故而在术后恢复情况以此参考分别予添加米粉、面条等食物。在上述进食原则指导下,建议根据不同人群术后恢复速度进行个体化调整所进食食物的种类及量。

胆囊切除后,在人们进食时不能得到足够的经过胆囊的浓缩的胆汁来帮助消化,如果这时摄入的食物中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多,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重者出现脂性腹泻,导致营养不良。

手术后近期(指手术后1个月内)的饮食指导原则为,讲究荤素合理结合,尽量减少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入,不吃或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蛋黄及油炸食品,烹调尽量少用动物油,甚至避免使用动物油。如果因口感需要可适当用一些橄榄油来烹制食品。减少脂肪类摄入,主要指不吃或尽量少吃肥肉、动物内脏。尽量少食浓肉汤、浓鸡汤、浓鱼汤等食物,减少摄入脂肪含量高的坚果类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大杏仁、开心果等。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蛋黄、鱿鱼、沙丁鱼、动物脑、鱼卵、蟹黄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尽量做到少量多餐。菜肴应以清蒸、炖煮为主,特别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戒酒。优质蛋白质要补充。补充充足的蛋白质,有利于修复因胆囊炎和胆石症引起的肝细胞损害,可以选择以鱼、虾、禽、豆腐及少油的豆制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保养之道品等为主的低脂肪优质蛋白质。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每天蔬菜摄入量应大于300克。水果至少有2种,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代谢紊乱,利于康复,蔬菜水果还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形成,减少脂肪和糖的吸收,从而起到减低血脂和血糖的作用。

养成规律进食的习惯,并且要做到少量多餐,以适应胆囊切除术后的生理改变。消化不良的症状大概会持续3个至半年左右(持续时间与患者机体恢复能力及术后饮食调理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胆总管逐渐扩张,会部分替代胆囊的作用,消化不良的症状也就会慢慢缓解。这时饮食也就能逐步过度到正常了。

2、心理调节:胆囊切除后要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避免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术后两三个月内,可以进行像散步这样的活动,以促进机体的恢复。

3、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并定期到医院复诊,遇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胆囊炎做了胆囊切除术,一般有40%45%的病人疗效满意,症状消失。但是少数病人手术后原有的症状仍然存在,或经一段时间缓解后原有症状又复发,还有的出现新的症状,这些统称为“切胆综合征”。胆囊切除术后,部分病人出现上腹部疼痛、绞痛样发作、黄疸、怕冷发热、恶心、呕吐、忧郁、焦躁以及进行性体重减轻等胃肠道症状及全身症状。胆囊切除后有2%8%的人出现这种症状。胆囊切除后,由于胆道动力紊乱和胆汁流动异常,使胆管系统的功能障碍。另外,一些病理原因也起主要作用,常见的因素有:肝内、肝外胆管残留结石,特别是胆总管下端残留结石,或再生结石。胆囊管留置过长出现胆囊管残株炎;胆管或奥狄括约肌损伤、狭窄;原发病术中未予处理,如溃疡病、食道裂孔疝、慢性胰腺炎、胃炎、肝硬化、壶腹周围器官肿瘤;一些精神因素等。术后出现上述表现,应分析病因并给予治疗。如果检查有器质性病变,残留结石(尤其发生在胆总管者),壶腹周围肿瘤,或胆总管梗阻,应再行手术治疗。

4胆囊切除1个月以后,饮食也不要过于追求清淡,必要的营养补充将有助于病人术后的早日康复。每天应吃些瘦肉、水产品、鱼、豆类食品,适量补充脱脂牛奶有利于补充蛋白质。如不习惯食奶类或鱼肉者,可多吃大豆制品及菌菇类,以弥补动物蛋白的不足。适量增加高纤维素及富含维生素类的食物,对患者术后的恢复也十分有益。

5术后36月内.适当增加进餐次数。每天以4餐为好。少吃多餐可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有利于手术后恢复健康;醋能增强胃的消化能力,还可调节肠道内的酸碱度,以利于胆汁发挥作用,促进对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常饮茶,多吃蔬果也有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多食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包括玉米、小米、甘薯、燕麦等粗粮,以促进胆汁排泄。

6老年病人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护理

老年病人的特点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重要生命器官发生生理退行性变化,无论应激性、代偿、修复、愈合、消化吸收等能力都较差,特别是在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器质性疾病时,对胆囊切除术后会有潜在的危险,术后选择适当的卧位,同时针对老年病人的特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密切观察病情:由于老年人各脏器的储备功能减低,反应迟钝,慢性疾病多,气管插管和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对老年病人又是一个很大的刺激,稍有疏忽,则可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术后我们除按时测量生命体征外,还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和肌力恢复情况,并经常询问病情。

二、心理护理:老年人对手术的耐受力较差,再加上术后切口疼痛或其它不适,往往思想负担较重,我们尽力协助病人生活所需,开导和安慰病人,使他们顺利渡过术后恢复期。

三、腹胀、排气困难的护理:由于老年人各种脏器功能恢复缓慢,加之代偿力差,胃肠减压、引流均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低钾是老年外科病人较多见的,由于缺钾出现胃肠道张力低下性肠麻痹,也会加重腹胀,采用肛管排气、针炙足三里、大肠俞等穴位,并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协助排气。术后第二天肛门排气后可进流食,由于老年人胃肠功能恢复较慢,术后二周内严禁高脂饮食。

7、对于有烟酒习惯的患者,在胆囊切除手术,建议戒烟戒酒,因为吸烟酗酒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并增加结石复发的风险。少食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洋葱、蒜、姜、辣椒和胡椒等。

胆囊结石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的患者饮食指导:

因为手术胆囊底部切开、缝合操作,术后胆囊底切开口存在无菌性炎性反应、水肿,故在该手术伤口愈合前,饮食参照手术后近期(指手术后1个月内)的饮食指导原则。待胆囊底部伤口愈合良好后,再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因手术只是取出结石,但患者自身脂质代谢、胆汁酸盐理化及胆道收缩排泌功能等机体因素并未因手术而改变,为减少结石复发风险,建议软质低脂饮食,忌干硬、油腻及辛辣等不宜消化及刺激性食物。

行胆囊切除手术后,康复期及康复后仍需注意预防新问题的发生:

1、腹泻:以术后半年内多见,原因有三:

由于胆囊已切除,未经浓缩的胆汁可以刺激肠蠕动;

脂肪消化吸收不完全;

手术造成肠功能紊乱。

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腹泻,每日腹泻在3次以上。出现这种情况,患者不必恐惧,可以减少食物中的脂肪含量,不吃油煎(炸)食物,同时减少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麦片等。必要时还可请医生诊治。数月后,由于部分胆管代偿了胆囊贮存,浓缩胆汁的功能,腹泻会自行消失。

2、腹痛:患者的中上腹或右上腹会感到不适或轻微疼痛,这些情况如在术后半年内出现大多是由于术后创伤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症状会慢慢消失。引起腹痛还有一种常见的原因是胆汁返流入胃并刺激胃黏膜所致,呈持续性胀痛甚至痉挛性痛,有时可吐胆汁,这种病症一般可通过胃镜检查得以确诊。此外,胆管开口于十二指肠的闸门”—奥狄氏括约肌,术后也可呈痉挛或松弛状态,进而引起腹痛,但疼痛时间较短。上腹疼痛如果短期内不能缓解,应该去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治。

如属术后远期(6个月后)腹痛,一般以胆管结石为最常见。胆囊虽被切掉,但是胆管内原有的结石可能在手术中未被发现而留下,或胆管内形成新的结石,或肝内胆管结石下移,此时患者常会诉说旧病复发。这种腹痛多呈剧烈的痉挛性绞痛,并向背,肩部放射。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也可使用阿托品,654-2等,以缓解症状。如伴有突发高热,右上腹压痛,同时白细胞明显升高,应怀疑有胆道细菌感染,更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3、发热:手术半个月后一般不应再出现发热,如果出现发热,白细胞增高,提示手术部位或附近可能出现新的炎症,此时应该尽早去医院就诊。

4、黄疸:一般出现于手术半年以后,胆管系统可因各种原因被阻塞,胆汁部分或全部不能流入十二指肠而引起黄疸。此时,家属往往先发现患者巩膜(俗称白眼珠)发黄,患者自己也能看到尿色深如浓茶,大便灰白如陶土,皮肤发黄且瘙痒等。术后早期出现黄疸可能是胆管出血或手术创伤引起,但术后远期出现黄疸,原因就比较复杂,一般以胆管狭窄,残余结石或复发占多数,少数可能由术前未能查出的肝胆肿瘤所致。不论何种情况,一旦出现黄疸,都应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胆囊切除后,不管采取何种术式,并非万事大吉,术后还需与手术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复查。让医生及时发现术后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生活护理:少量多餐,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以清淡,富含维生素,蒸煮炖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出现新情况及时就诊,定期复诊。

食疗方实例:

1山药大枣粥:山药150克,大枣9枚,大米100克。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大枣、大米去杂,洗净,备用。锅内加水适量,放入大枣、大米煮粥,五成熟时加入山药块,再煮至粥熟即成。每日1-2次,可长期食用。山药有健脾益肺、滋肾固精等功效。大枣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养血安神等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胆囊术后腹胀、腹痛。

2芋头肉丝粥:鲜芋头100克,瘦猪肉60克,玉米面100克。将芋头去皮、洗净,切成小块;瘦猪肉切丝,备用。锅内加水适量,水开后撒入米面(边撒边搅动,以防粘连),再加入肉丝共煮粥。五成熟时加入芋头块,再煮至粥熟即成。每日2次,可长期食用。竿头性平,味甘、辛,有调中益气、化痰和胃、软坚散结等功效。猪肉有滋补肾阴、滋养肝血、润泽皮肤等功效。玉米营养丰富,有调中健脑的功效。主治胆囊术后腹胀及消化不良诸症。

3鲤鱼白术粥:鲤鱼250克(切片),炒白术30克,花椒20克,粳米250克。先将花椒、白术、生姜加水适量煎取药汁,粳米洗净入锅,加药汁、鲤鱼、白糖、葱白、清水适量,用武火煮至烂熟后,去鲤鱼喝粥。温中散寒、健脾利胆。主治胆囊术后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稀等症。

4薏米鸡金粥:薏米50克,鸡内金5克。加水适量,同煮成粥食用。健胃消食,主治胆囊术后出现的消化不良。

5扁豆木耳粥:鲜白扁豆100克(干品50克),木耳10-15克,粳米140克,红糖适量。将白扁豆洗净(干品需先用温水浸泡一夜),与粳米一同入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煮粥,至米熟烂为度,加红糖调味即成。可供早晚餐温服。健脾利胆、补血益气。主治胆囊术后消化不良、腹胀、腹泻。

6猪脾猪肚粥:猪脾和猪肚各100克(2两),大米200克(4两),油盐少许。猪脾猪肚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淘净的大米,加水如常法煮粥,熟后调味即可。早、晚餐温热服食。健脾和胃、利胆化食。主治胆囊术后体虚及消化不良、腹胀诸症。

7地黄桂圆鸡:生地黄200克(4两),母鸡500-750克,桂圆肉30克(0.6两),大枣15克(0.3两),饴糖150克(3两),白糖100克(2两),鸡汤适量。将母鸡去肠杂洗净后,由背部颈骨剖至尾部,剁去爪,斩翅尖,入沸水锅内略焯片刻。将生地洗净后切成约0.5厘米见方的颗粒,桂圆肉撕碎与生地混合均匀,再掺入饴糖调拌后塞入鸡腹内,将鸡腹向下置于汤罐中,大枣去核放入汤罐,再倒入鸡汤,封口后上笼蒸约2-3小时,鸡熟烂后加白糖调味即成。佐餐食,每日2次。补虚损、益气血。主治胆囊术后体虚营养不良或腹胀(糖尿病人忌食)。


微信图片_20181126033645.jpg

孙兴
孙兴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肝胆胰腺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