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囊结石您了解多少?
胆道结石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它包括胆囊结石、肝内胆管、胆总管结石,它又叫胆石症。胆道结石一般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机能失调、胆汁比例失调、胆道感染有关。在日常生活里,以下因素都会引发胆道结石:长期食入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不按时进餐、长期禁食缺乏营养、蛔虫进入胆道造成感染等。胆道结石的高发人群为以下几种:有胆道结石家族遗传的、50—80岁的老年人、经常进食过于油腻食物的、吃甜食过多的、长期不吃早餐的、过于肥胖的,临床以胆囊结石最为多见,在上海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1/4的老年人患有胆囊结石伴或者不伴有(胆总管结石)。
常见引发胆囊结石的因素有:
1、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使体内胆固醇增加,造成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
2、某些肠道疾病由于丧失了胆盐,也使胆固醇处于相对过饱和状态。
3、不能按时进餐,胆汁在胆囊内潴留时间过长。
4、胆道感染,胆囊壁发炎,其收缩功能减退。
5、某些溶血性疾病或肝硬变时也可导致胆囊结石,结石多半是黑色结石。
6、妊娠引起的胆汁淤滞,神经系统平衡失调,也可引起胆囊结石。
7、长期禁食、静脉内营养,可导致胆囊内胆汁淤滞,结石形成等。
临床表现
1、胆囊结石在早期通常约60%的病人无明显临床表现,于查体或行上腹部其他手术而被发现。
2、部分单发或多发的胆囊结石,在胆囊内自由存在,不易发生嵌顿,很少产生症状,被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
3、胆囊内的小结石可嵌顿于胆囊颈部,引起临床症状,尤其在进食油腻饮食后胆囊收缩,或睡眠时由于体位改变,可以使症状加剧。
4、当胆石嵌于胆囊颈部时,造成急性梗阻,导致胆囊内压力增高,胆汁不能通过胆囊颈和胆囊管排出,从而引起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胆绞痛。
治疗指导
治疗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术式,以其创伤小、恢复快为明显特点,为广大患者所认同。若术前病史、临床表现或影像检查证实或高度怀疑胆总管有梗阻,或术中证实胆总管有病变。则考虑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必要时行胆总管探查术。
目前业界对于保胆取石持争议的态度,而且不建议行保胆取石,原因主要是一是成石原因未完全改善,而是可能会遗漏早期的恶性肿瘤的可能,特别是对胆囊结石伴有胆囊息肉者。
饮食保健
胆囊结石吃什么好?
宜粗粮、新鲜蔬菜、大蒜、洋葱、香菇、木耳能降胆固醇,宜食用。食用含维生素A或维生素K丰富的蔬菜:例如花椰菜就含有丰富维生素K,富含维生素A的蔬菜还有:胡萝卜、西红柿、菠菜、大豆、青豌豆。
忌高脂肪食物,猪油、油炸食品,油多的糕点也不宜多吃,忌食辛辣刺激的调味品,如辣椒、胡椒、辣椒油、五香粉、胡椒粉、麻辣豆腐等。忌烟、酒、咖啡、浓茶、人造奶油、汽水、糖制品、巧克力。
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本人。
本文是蔡健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