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凌琪 三甲
刘凌琪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看病找什么样的医生靠谱?这几个“软指标”帮你识别

1755人已读

非凡医生全科(家庭医生)群2018-12-30

生病了,大家都想找到最合适的医生看病,以求安心。的确,不同医生的诊疗水平存在差别,庸医误人的事并不少见。正因如此,医院的老专家、科主任成了患者心中的“香饽饽”,一号难求。

为了迎合大众的需要,一些医生、医院排名应运而生,成为很多病人的就医“风向标”。其实,这些做法有点想当然了。

如何找到靠谱的医生?美国耶鲁大学临床医学博士章冰南撰文,帮你走出就医误区。

医生排名不必当真

美国很少有专科医生排名,即使一些杂志搞过“最佳医生”排名,也不太靠谱,多带有广告性质。因为医生排名,条件非常难选。

外科医生:如果给外科医生排名的话,或许应该比较 “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概率”。实际上,这两个指标不能一概而论。

一些外科医生收的病人年迈体弱、病情严重,手术风险和并发症概率都会增高;有的外科医生也许只收年轻健壮的患者,手术成功概率就会很高。两者直接比较,显然是不公平的。

内科医生:病人满意度是个很复杂的指标。诊疗过程中,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考虑更多,无可厚非。但如果把“让病人高兴和满意”作为考核指标,有时可能会起反作用。

研究表明,病人满意度越高,医疗支出越大,病人死亡率越高。细想一下,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很多时候,病人想要的并不一定是医生觉得最好的方案。

如果医生被“病人满意度”所束缚,在无法说服患者的情况下,为了“让病人满意”,医生可能妥协,按照病人的意愿去做,结果可能并不是最好的。

比如,一名产妇虽然没有剖腹产的指征,但强烈要求剖腹产,医生可能为了自保和使其满意,放弃专业上的坚持。

所以说,找医生时,医生排名看看就行了,不必当真;医院排名可以参考,但不绝对。

就医常见的三个误区

很多人看病爱找老大夫、科主任、科研专家等,理由是他们经验丰富。的确,经验非常重要,但大家对此应有理性认识,避免以下三个误区。

误区1:年纪越大的医生越好

误区2:职位越高的医生越好

有些病人削尖脑袋也要找科主任或其他有行政职位的医生看病。殊不知,这些医生每天忙的是行政和人事事务,想的是如何让医院有序运营和盈利,往往很长时间没独立看过病人,更别说了解最新的医学进展和疗法了。

误区3:科研越牛的医生越好

如何找到靠谱的医生

对于这个问题,我只有信心分辨出接触过的医生。因为接触久了,我才知道这名医生的真实水平到底怎样。

普通患者可以问一些住院医生或正在培训医生的观点,因为他们天天和上级医生一起工作,“老师”的水平他们最了解。如果没有这些资源,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医生是否靠谱。

看医生的毕业院校和培训背景

特别是看他有没有在大型教学医院的培训或深造经历。这是一个比较粗略的标准,但有一定参考价值。

看医生对病人的态度

医生越有水平,态度越谦逊,对病人越友善。因为他们深知医疗的局限性,也明白人无完人,自己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有这种认知和态度,才会有一颗谦逊、谨慎的心。一名自大、态度傲慢的医生,大家千万要警惕。

看整体医疗环境和团队

来源:生命时报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刘凌琪
刘凌琪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