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发热选什么退热药最好?
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的表现,孩子发热时家长往往比较焦虑,担心烧坏了,往往急于退热,但如何安全、有效退热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明白的。一般来说体温低于38.5℃时,可以不用退热药,可以采用温水擦浴,补充水分的方法进行退热,也可以采用推拿、口服中成药(如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方法进行退热。若是体温超过38.5℃时,尤其是5岁以下患儿,在高热时易发生惊厥,造成不良后果,应及时予以退热处理最好能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常用的退热药有以下两种:
对乙酰氨基酚
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次,退烧虽然起效快,但控制体温相对其他药物要短,平均控制时间为2个小时左右。但是它的副作用相对比较少。对胃肠道无刺激,对凝血功能无影响。由于对乙酰氨基酚没有其他解热镇痛药常见的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功能影响、粒细胞减少等,也无肾毒性,故安全性高,目前在全球广泛使用,临床上,医生对两岁以下的孩子,习惯用这种药物。
但要注意,该药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即随剂量上升而疗效上升,所以要防止过量应用此药会引起肝脏损害。
布洛芬:
该药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儿童用的两种退热药,都是较为安全的药物,用量:口服5~10mg / 公斤体重 / 次,6~8小时1次。
特点:退热平稳且持久,退热持续时间可达8小时。
对胃肠刺激和血小板影响不大。而且它对于高热(39度一上)的高热退烧效果比对对乙酰氨基酚要强,持续时间长,平均退烧效果约4-6小时。
主要副作用:轻度胃肠道反应,转氨酶增高,偶可影响凝血功能等。它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过量服用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发作等。
本文是张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