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鼻喷激素知多少?
鼻喷激素包括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是治疗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的一线用药。自1973年开始,应用临床已近40年,由于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近年来被更加广泛地加以使用。然而很多患者一听到“激素”两个字,心里往往会浮现出很多不好的联想,因而不愿按医生的要求用药或拒绝用药,使疾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
那么,长期使用此类药物究竟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大家对它又有哪些误区呢?
误区1:用的时间长了,会不会变胖?
糖皮质激素具有促使脂肪重分布的作用,长期口服,会发生向心性肥胖,即常说的“满月脸”、“水牛背”。然而鼻喷激素,由于其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不需通过血液循环,对全身代谢的影响极小,自然也不会促使人发胖。
同时,医生还会要求患者每天早上起床后立刻用药,是因为人体自身分泌的激素会在清晨达到峰值。所以,晨起用药可以把副作用降到最低。
误区2:孩子用了以后会不会长不高?
目前,只发现伯克纳会对小儿的身高造成轻微影响,而其他几种药物在此方面的安全性均已被证实。
误区3:孕妇能否安全使用?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把所有药品对于孕妇的安全性分为5级。
A级,对照研究无危害;B级,无对人体有害的证据;C级,不能排除对人体有害的可能性;D级,有对人体有害的证据;X级,孕期禁用。
自1964年《赫尔辛基宣言》签订以来,以孕妇为研究对象的对照研究几乎被禁止,所以被列为A级的药品很少。在瑞典曾经进行过一项调查,针对未发现自己怀孕而使用了雷诺考特的妇女,发现她们的孩子发育异常的比例并没有增加,所以雷诺考特被划入B级,其他几种同类药物均属C级。
很多孕妇因为担心药物会对腹中的胎儿有不利影响,生了病不用药,硬扛着,殊不知疾病本身可能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误区4:长期用药,鼻子会不会发干?
长期使用鼻喷激素,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鼻腔黏膜干燥。在用药的同期局部用一些黏膜润滑剂,是缓解干燥的好办法,如复方薄荷滴鼻剂、海水喷鼻剂等。但刚刚发生过鼻出血的患者,往往需要特别谨慎,因为鼻腔黏膜干燥可能诱发鼻腔再次出血。国内常见的几种药物中,内舒拿导致鼻腔干燥的发生率相对较低。遵照医嘱规律用药,摒弃错误观念,切莫谈“激素”色变。
因此掌握正确的鼻用激素使用方法很重要,以下是详细介绍:开放鼻道
喷药前轻轻擤去鼻腔分泌物。慢性鼻塞患者,可先用鼻减充血剂滴鼻避免损伤
患者端坐头稍后仰,然后将喷头插人一侧鼻孔,不宜过深,以免损伤鼻私膜喷头取矢状平面(前后面),指向鼻腔外侧壁。避开鼻中隔。
勿将药液喷到鼻中隔上,以免增加鼻出血的可能。应将药液喷向鼻腔外侧壁,
喷药时一喷向上,一喷向下,并同时用鼻作深吸气。喷药后避免擤鼻。
本文是曹隆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