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德利
王德利 副主任医师
阳信县中医医院 普外科

体检发现胆囊息肉怎么办?别担心,听听王医生四步诊查法!

4804人已读

来说说胆囊息肉!体检发现怎么办?


第一步:看真假

体检结果提示:“胆囊息肉”,什么东东?严重不严重?该怎么办?不要着急……阳信县中医医院外一科王德利主治医师为大家科普一下:胆囊息肉还分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假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局灶性腺肌症和炎性假性息肉;真性息肉:腺瘤、腺癌……查出来的“胆囊息肉”,70%都是假性息肉。(原来大部分都是假的啊!)怎么才能分出真假?一般B超就能分出来,主要看回声强度,假性的胆固醇结晶回声强。如果,B超分不出来,可以用增强核磁共振等检查来帮忙。但也不是所有的息肉都能一下子搞清楚是真还是假,哪些息肉容易变癌?胆囊癌非常可怕,但不是所有的胆囊息肉都容易变癌。真正容易变癌的息肉是真性息肉!所以,如果B超或者其他检查已经确定你的息肉是假的,那就和癌没有“半毛钱”关系了,你还担心什么呢?70%的息肉都是假的。所以,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是真的,假性息肉和癌没啥关系,真正要关注的是:真性息肉!如果可能或者确定是真性息肉,那怎么办?

第二步:看大小

如果肯定是假息肉了,那就根本不用管了,和癌无关;如果可能或者确定是真息肉,那么看大小。息肉越大,癌变的风险越高。胆囊癌恶性程度很高,尽管切了胆囊也有一些不好的后果(拉肚子消化不良),但和防癌比起来,又能算什么?息肉的大小怎么看?主要是通过B超来观察,但因为都是人工测量的,而且息肉也不是一个规则的球形,有一点点的误差是可以理解的。你说1.2毫米和1.5毫米有多大的区别呢?可能真的没有啥区别。息肉≥1厘米,风险实在有点高,如果能手术就把胆囊切了吧,毕竟胆囊癌太“恶毒”;息肉<1厘米,那就看看第3步。所以,息肉的大小很重要,长到1厘米的真性息肉,建议腹腔镜手术治疗。那如果息肉还没有长到1厘米呢?

第三步:看症状

小于1厘米的胆囊息肉本身一般不太可能让你不舒服,但胆囊息肉可能预示着存在B超没有发现的炎症或结石。所以,你有了胆囊息肉,你可能有不舒服。但这个不舒服,一般不是息肉引起来的;而是没有发现的炎症或者胆结石,可能是胆囊炎或结石引起的不舒服。对于它们怎么办?确定你的不舒服和胆囊有关,可以手术的话就把胆囊切了。如果不舒服和胆囊无关,就继续检查找出不舒服的原因。你没有什么不舒服,那就看看第四步,对一对属于以上的哪一种呢?和医生商量下怎么办!所以,如果胆囊让你不舒服了,即使息肉还没有长到1厘米,也是有手术指证(胆囊切除手术适应症)。如果你也没有不舒服,怎么办?请看第四步

第四步:看风险

什么人容易得胆囊癌:

1.年龄大于50岁;

2.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3.无蒂息肉(包括胆囊壁增厚>4毫米);

4.印第安族裔。

如果,你的不到1厘米的息肉没有不舒服:

1.有得胆囊癌的风险,≥6毫米,可以手术的话就把胆囊切了;

2.有得胆囊癌的风险,<6毫米,定期复查B超;

3.没有得胆囊癌的风险,定期复查B超。

多久复查一次B超呢:

1.<6毫米,有得胆囊癌的风险: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

2.<6毫米,没有得胆囊癌的风险:1年、3年、5年;

3.≥6毫米,<1厘米,没有得胆囊癌的风险:6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

4.一切都有安排,按照这个做就可以了,至少复查5年,如果发现没有了就不用再查!

所以,如果暂时不用开刀的,就按照这个时间表来复查B超,自己就不用担心烦恼什么时候癌变,专业的问题交给我们去做吧~详细咨询可来阳信县中医医院外一科就诊或网络留言!

阳信县中医医院 外一科 王德利主治医生健康指导:胆囊息肉-四步诊查法:

看真假:可能变癌是真息肉,假息肉不用管。

看大小:长到1厘米需要考虑手术,风险大。

看症状:如果胆囊让你不舒服,要考虑手术。

看风险:如果有得癌风险,部分人也要手术。

大部分的都是假息肉,大部分的都只要复查,何必让息肉扰了生活。祝您身体健康!

王德利
王德利 副主任医师
阳信县中医医院 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