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健 三甲
张健 主任医师
北京胸科医院 心脏中心

手术台上眼睁睁地看着血管即将堵死,生命只给医生留下10秒

1929人已读

先讲一个段子。

一个美国心脏医生去修车。

修理工和这个医生很熟,边拆零件边问医生:

你说咱俩都是修发动机的,为什么你的工资是我的十倍?

医生想了一会儿,回答:

你修车的时候别熄火试试……

这是定焦大叔20年前看看过的一个段子,对医生形象机智的回答印象非常深刻。后来采访过几次心脏外科手术,特意关注了这个问题。但是,定焦大叔发现,心脏外科手术,是要通过低温把心脏停跳的。

看来心脏外科手术的时候也要“熄火”的……

再后来定焦大叔采访了几次心脏介入手术,这时候见识了“不熄火”的情况下,心脏内科的医生是怎么做手术的。当时定焦大叔琢磨,心脏不停地跳,也就意味着几个大血管的供血也不停。这一旦遭遇险情,没有退路啊!

果然,近日定焦大叔目睹了一次险情。手术台上的险情出现之时,留给医生的时间,只有10秒。一旦判断失误或者延误时机,患者当场就会猝死。患者下不了手术台,对医生来说是天大的事!

这是一个普通的冬日午后,15:00,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导管室。一个70岁的患者被推进手术室。这个老人四个月之前曾经劳累过后胸闷憋堵,伴有大汗淋漓,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植入一枚支架之后好转出院。

这次入院,是因为老人的心口处,多次出现触电一样的闪痛,偶尔像针刺一样,甚至刀割一样的疼痛,或者持续几个小时到几天的隐痛,胸口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

在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造影检查,老人的心脏上的两根血管有明显的堵塞,决定为他做支架植入手术,把堵点通开。手术医生是心脏中心主任,知名心脏专家张健。

下午15:10,导丝进入第一根堵塞的血管。患者有糖尿病,血管长期在高糖的侵蚀之下,血管内膜几乎是千疮百孔,而且血管内部斑块密布,导丝进入这根血管几乎就是穿越羊肠小道,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某个斑块挡住去路,或者从某处血管壁的薄弱处穿进去出不来。

一切都在有惊无险中向前,第一个支架支撑开了堵点,第一根血管打开,血运恢复了。

下午15:42,在两根主要血管的交叉口,球囊已经把血管扩开,支架要进入的时候,卡住了。因为血管壁有钙化,就好像坑坑洼洼的山洞里一样,金属性质的支架卡着过不去。张健医生换了一个导管,叫Guidezilla,它就像一个圆筒,贴在“山洞”的边缘,让支架从导管光滑的内壁通过。

但是,就在Guidezilla进来的过程中,患者脆弱的血管内皮出现了局部损伤。内皮破损之后马上激活了血小板,大量血栓在瞬间产生!

图中红圈的位置,可以看到隐隐的白色,这就是正在快速形成的血栓。它们就像往管道里扔石块一样,一点点地把血管封住。

形成血栓还有办法可想,但是还有一种可能,就像上图里演示的这样,血管内膜可能有那么一点翘起来了,这样高速流动的血流就会冲击这块内皮,不断地冲击之下内膜会越翘越高,紧跟着就会把整根血管堵死!

手术台上张健医生团队,瞬间每个人都停止了动作。

这时候留给张健医生做决定的时间,只有10秒。患者在台上是局部麻醉,人是清醒的。他已经出现了胸闷,呼吸压迫的心绞痛症状,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这根血管就会完全堵塞,心肌瞬间失去供血,患者马上就会猝死!

怎么办?

10秒就是一瞬间。虽然之前有准备,但是如此危急的情况完全出乎意料。对医生来说,这种时候反应慢了不行,反应快手慢了也不行!

这时候考验的就是医生的经验和现场的判断了。

时间静止了10秒之后,张健医生马上做出决定,抢在血栓或者翘起的内膜封死血管之前,快速把导丝通过堵点。搭好轨道,就会留出生命通道!

下午15:43,一分钟之内,导丝穿过堵点进入血管,生命通道建立了。这时张健医生团队马上在局部用了抗血小板的药物,从红圈里可以看到,血小板逐渐溶解。此时即使溶解不开,也可以用抽吸的办法把血栓抽出来。如果血管内膜严重损伤,就可以用支架保护起来。

总之,有了导丝,就有了生命导轨。

从绿色箭头可以看出来,这根血管处于堵塞状态。

17:01,艰难的探路之后,支架终于被放在了堵点,把堵塞的撑开了。绿色箭头可以看到,这根血管恢复了供血。

至此,患者两根几乎堵死的心脏上的重要血管,都打通了。

手术结束,一切轻松。心脏医生张健在心脏“不熄火”的情况下,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准备了一桌饭,来了两桌客人。最终,张健医生还是把这个阵地拿下。

喜悦,发自内心。

张健
张健 主任医师
北京胸科医院 心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