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肌梗死症状:五一来了个50出头的急诊患者,在CCU度过了4天小长假
五一来了个50出头的急诊患者,原本趁着假期来北京看女儿,谁能料到却突发急性心梗,在CCU度过了4天小长假。
患者第一次症状发作是去年年底,有乏力、晕厥、胸口烧灼感等症状,在县医院也没查出大毛病,以为是胃反酸的问题,吃了点胃药这事儿就过去了。

就在5月1日当天下午,他再次出现胸口烧灼感,大汗,后背疼痛,他却仍然以为是胃反酸,吃了抑制胃酸的药物之后,并没有缓解。但他还是扛到了半夜第二次发作。到心脏中心抢救之后,命保住了,但耽误得太久,心肌造成了永久的损伤。
此外为了方便大家区分心梗和胃反酸,除了本质区别,能否反出酸水来外,还可以对它俩各自发作特点作个了解。

心梗特点: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2.少数患者无疼痛,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3.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
4.神志障碍,可见于高龄患者。
5.全身症状,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
6.胃肠道症状,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
7.心律失常,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
8.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9.低血压、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压,大面积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于40%)时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收缩压<80mmHg,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减少(<20ml/h)。

胃反酸特点:
①烧心:常在进餐后、弯腰、平卧时发生,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巧克力、咖啡、酒后,在胸骨后、或自上腹部到咽喉部,甚至向背部放射,烧心在饮水、进食、服用止酸剂后缓解;
②食管痛:胸骨后紧缩样、刀割样疼痛,常可向腹背颈部及臂部放射;
③吞咽痛:吞咽较热食物、酒或柠檬类饮料时感到胸骨后烧灼样疼痛;
当然,任何症状对我们来说只能是个示警,真正确定病症是需要进一步检查证据的。对于高危人群,一定要熟悉心绞痛的症状,不要在心脏报警之后或者不知道,或者生扛,最后导致无可挽回的损失。

本文是张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