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浩
主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心血管外科
肥厚型心肌病的基础知识
2149人已读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于基因异常导致心肌肥大,心室壁增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不适症状。
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表现:
大多数患者终生没有什么不舒服,有时通过查体偶然发现。如果出现症状当症状,可以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短、心慌、心悸、突然晕厥、胸痛、下肢水肿等。
肥厚型心肌病的预后:
多数无症状的病人病情可以长期不进展,定期检查就可以。少部分有症状的病人会逐渐出现: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严重的情况可能出现脑梗塞、猝死。
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
无症状的病人,不需要特殊治疗,因为至今没有证据支持某一医疗方法可以使患者获益。基因治疗也还不成熟。
有症状的病人,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原则药物或手术治疗。药物的作用是控制症状,减少心衰、心律失常的发生。手术治疗主要是切除部分肥厚的心肌,缓解左心室流出道狭窄。部分室性心律失常发作频繁的病人可留置心内膜除颤器(ICD),降低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最后:
如果被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不要慌张,多数病人终生没有症状,寿命与常人无异。如果有了不适症状,及时就医,按医嘱服药和复诊。平时要注意的事项:1.不要剧烈运动;2.不要暴饮暴食,同时也要避免饥饿和口渴状态;3.低盐饮食。
本文是于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