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术后注意事项
对于规范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伴有明显失稳和明显退变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及腰椎滑脱症等疾病,常需行腰椎手术治疗,包括微创的椎间孔镜、通道下显微减压术、椎间融合术等。手术仅仅是治疗腰椎疾病的开端,需配合贯穿全程的合理康复保养过程,才能取得治疗的良好效果,也就是咱们俗称的“三分治、七分养”。在此给大家科普一下术后应该注意的事项。
1.术后症状恢复情况
神经组织敏感且脆弱,遭受长时间或者严重的压迫后,必然会出现神经损伤甚至神经坏死,手术仅仅是给神经恢复创造相对宽松条件,阻止病程进一步发展,并不能从根本给予神经修复,因此恢复过程缓慢且会存在一定的遗留症状。多数患者术后早期(3-7天)会经历神经水肿,出现反弹性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通过药物的治疗,绝大多数能得以缓解。
2.卧床时间
通道下显微减压术、腰椎开窗髓核摘除术,建议卧床休息2-3周,内固定融合手术建议卧床休息4-6周,卧床期间进行床上康复锻炼,若患者骨质疏松需延长卧床时间,必须先在床上佩戴好腰椎支具或者腰围后下床,早期仅限于起床大小便等生活便利,随腰背肌肉锻炼的强壮可逐步增加活动量。
过早活动容易导致内植物松动、断裂、融合率降低等并发症,甚至需行二次手术治疗,长期卧床又容易导致肌肉萎缩、粘连等并发症,病情及个人体质因人而异,建议谨遵出院医嘱。
3.合理佩戴腰围
建议术后腰围(支具)佩戴8-12周,根据术后复查情况及腰背肌锻炼情况,咨询医生后在循序渐进去掉腰围(勿一次性彻底去掉腰围,逐渐减少白天佩戴时间,腰背肌锻炼强壮后再彻底去掉腰围)。佩戴时以患者感觉送进舒适为度,过松失去佩戴效果,过紧导致患者不适。平躺休息时无需佩戴腰围(支具),除此之外任何活动,需先在床上佩戴好腰围(支具)后,再进行起身活动。
4.术后卧床时期锻炼方法
拔出引流管后,建议患者卧床进行下肢肌肉锻炼,可通过勾脚训练、直腿抬高或空蹬自行车进行练习,根据病人自身情况,尽可能多做。
5.回家后注意事项
回家后仍以休息为主,一般建议休息3月左右,加强营养,补充蛋白及维生素,维持足够的免疫力。术后三月需医院就诊,进行复查,下床活动后没有具体的时间和距离的标准规定,需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量力而行,逐步增加活动强度,需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避免弯腰、负重(提重物、抱小孩等)、坐低板凳地沙发、蹲便等不利于腰椎的动作。恢复稳定后可以进行游泳、慢跑、单杠等体育锻炼,尽量避免杠铃、篮球、足球等对抗性体育锻炼。
6.腰背部肌肉锻炼
术后6-8周需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开始进行腰背肌肉的锻炼,循序渐进,切勿操之过急,具体锻炼办法包括燕子飞、五点支撑(适合无法完成小燕飞老年或肥胖的患者)、综合锻炼等,“腰椎保养及腰背肌锻炼”文章中内容详细。
7.戒烟及控制体重
吸烟对神经修复及骨质愈合均有不利作用,戒烟是保证疾病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
减肥控制体重,减少脊柱承受的压力,减少后期脊柱再发生问题的概率。
此文章仅提供腰椎术后康复科普参考,若需完善请及时联系作者。
本文是菅炎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