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围性面瘫的诊治
什么是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又叫面神经炎,俗称“吊牵风”。
周围性面瘫的病因
病因不是很明确,多数与头面部受凉,局部血管病、病毒感染,劳累,也可能与糖尿病、高血压有关系。
病理改变为面神经水肿、脱髓鞘,严重者出现轴索变性,后者往往是不可逆的,往往会留下后遗症。
20~40岁最为常见,男性多于女性。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以夏、冬多见。急性起病,多为单侧,几小时内达到高峰,部分患者发病前几天感患侧耳周疼痛不适,个别有疱疹出现(Hunt综合征),多数患者在晨起洗脸时发现两侧面部不对称,一侧面肌活动不灵,患侧眼裂变大、口角下垂、流口水,进食时感到食物滞留于患侧齿颊间隙内等。
周围性面瘫的治疗
1药物治疗
周围性面瘫的急性期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应用一下药物。
①皮质类固醇药物;根据病情酌情应用3到7天,病情稳定后停用,注意激素的副作用。
②神经营养药;以应用营养周围神经药物为主,多为B族维生素,可口服也可肌肉注射。
③改善循环药物;这种药物很多,可以用西药也可以用活血化瘀的中药针剂。
④如系Hunt综合征时:阿昔若韦或更昔若韦适量,连用10~15天。
⑤脱水消肿的药物,主要是用来消除面神经管的水肿,减轻对面神经的压迫。
⑥局部热敷,主要是用热水袋或者热毛巾,在耳后做局部热敷,按摩面部,消除面部紧绷感,带保暖口罩,避免受凉受风。
2针灸理疗
病后一周病情稳定给与针灸治疗,二周内采取患侧茎乳孔附近的超短波或碘离子透入治疗,以便改善循环,消除水肿。
3功能锻炼
患者自己对着镜子做皱眉、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动作,用手按摩瘫痪面肌,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
面神经炎的恢复是个很慢的过程,大家一定有耐心,一般来说,轻微面瘫的人恢复正常的可能性大,面瘫严重的或者老年人恢复的要差,有的会遗留后遗症,有的后期出现面肌痉挛。
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方面,大家一定要谨慎,对于合并其他颅神经损伤,或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老年人要警惕脑干病变的发生,以免延误治疗。
本文是台耀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