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肝与妊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怀孕吗?
1.育龄期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若有治疗适应证,未妊娠者可应用IFN或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并且在治疗期间应采取可靠措施避孕。
2.在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妊娠的患者,若应用的是拉米夫定或其他妊娠B级药物(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在充分告知风险、权衡利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治疗可继续,并可以继续妊娠。若妊娠期应用恩替卡韦或阿德福韦进行抗病毒治疗,需更换药物如替诺福韦或拉米夫定,可以继续妊娠。若使用的是干扰素,建议终止妊娠。
3.妊娠中出现乙型肝炎发作者,视病情程度决定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在充分告知风险、权衡利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可以继续妊娠。
4.为减少HBV母婴传播,对于HBV携带孕妇(HBV DNA阳性,肝功能正常),如HBV DNA>10E7拷贝/mL,建议在妊娠24-28周开始使用替诺福韦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在分娩后4-12周停药。分娩后24小时内(最好是12小时内)给予婴儿乙肝疫苗接种和乙肝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结合分娩后期抗病毒治疗,可阻断99%的母婴传播。
5.研究表明,服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替诺福韦的孕妇分娩的胎儿畸形率与普通产妇相同,该研究结果表明孕妇服用上述三种药物抗病毒治疗并不会增加胎儿的不良风险。
综上所述,育龄期女性在肝病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可以怀孕,分娩后24小时内(最好是12小时内)给予乙肝疫苗接种和乙肝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可阻断99%的母婴传播。
本文是李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