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型肝炎的分类及相应处理方案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有输注被肝炎病毒污染的血、血制品和不洁注射史,性传播及母婴传播;临床符合急性肝炎,血清HBsAg阳性,恢复期HBsAg消失而表面抗体(HBsAg或 抗HBs)转阳;抗HBc IgM阳性而抗HBc IgG阴性或低水平。该类患者多能自愈,急性期可给予保肝降酶等对症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符合慢性肝炎,并有下列一项以上HBV感染标志,如血清HBsAg阳性、血清HBV DNA阳性、肝内HBcAg和(或)HBsAg或HBV DNA阳性。此类患者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
慢性HBV携带者:该类患者血清HBsAg和HBV DNA阳性,HBeAg阳性或阴性,但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转氨酶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血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该类患者处于免疫耐受期,肝功能无损坏,无需治疗。但需长期随访,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定量、HBV DNA、甲胎蛋白、腹部B超或CT。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此类患者HBsAg阳性、HBeAg阴性、HBeAb阳性或阴性,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或检测不到,1年内随访3次以上,转氨酶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血检查显示病变轻微。此类患者需长期随访肝功能、乙肝定量、HBV DNA、甲胎蛋白、腹部B超或CT。
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该类患者血清HBsAg阴性,但血清和肝组织中HBV DNA 阳性,并有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患者可伴有HBeAb和(或)HBcAb阳性。另约20%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除HBV DNA阳性外,其余HBV 血清学标志物均为阴性。该类患者需进行抗病毒治疗。
乙肝后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均需长期抗病毒治疗。
本文是李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